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吊唁患者的医生没有“越界”

来源:山东商报 2017-07-10 14:03   https://www.yybnet.net/

这几天,浙江医生林德树成了各类媒体关注的焦点。过去5年间,林德树参加了约50位患者的葬礼,同时用日记记录了自己诊治部分患者时的感悟、反思等心路历程。这些举动为他带来赞赏的同时也带来了“越界”的质疑。(7月7日《都市快报》)

林德树在日常诊疗之外,采取了肢体和语言抚慰、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持续联系、参加患者葬礼等多种行动。这些充满了爱、仁慈、信任、怜悯等人文色彩的举动,让林德树收获了“有医德”“有仁心”等赞赏的同时,也被质疑“越界”,理由是这些举动并非医生“分内之事”,做得多了反而不能体现医生的专业精神,因此并不值得大力提倡。

笔者认为,上述质疑需要认真对待。近年来,公众权利意识的增强及传媒的发达让更多医患冲突暴露在了聚光灯下,与此同时,医疗领域的专业化、标准化也为医护人员确立了越来越严格的工作规范。的确,信息公开和标准诊疗都体现了医疗领域的进步,但是,公众也越来越意识到这进步的“后遗症”,即医护人员固然不敢再做技术规范之外的“坏事”,但也不敢再做技术规范之外的“好事”——不做“好事”是不算错的,但做了“好事”发生问题就要担责。

由此,对林德树的质疑之声并非荒谬不经。但是,他真的是“多此一举”吗?

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讨论“正义”时就曾以医疗举例:只有当一个人以全部智慧正确地救治患者时,他才“是医生”,当他忙着赚钱或忙着升迁时并“不是医生”。这个颇具哲学化的解释意味着,医患关系不是现成存在的,而是医生和患者在互动中共同建构起来的。

现代医学医患关系的建构更多依托“技术”,包括诊疗手段的机器化、诊疗过程的标准化等等。这固然是好事,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仅靠“技术”是不够的,如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AbrahamVerghese教授在2011年的一场演讲中即提出,现代医学的诊疗对象正从活生生的人变成冷冰冰的检查数据,医患之间直接接触的锐减使得医患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仪式感”缺失,这导致患者的失落和不信任,进而影响医患关系和诊疗效果。

该教授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增加医患间的直接接触,这与中国传统医学望闻问切“四诊法”异曲同工。今天,直接接触作为提取治疗依据的意义或在减弱(也不一定),但其作为医患关系建构、诊疗过程实现的前提却益发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林德树所做的握手、安慰、建立持续联系乃至参加患者葬礼等极具人文色彩的工作,不仅不是“多此一举”,而且正是医疗的分内之事。张恒

新闻推荐

我国鼓励运用PPP模式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记者安蓓)国家发展改革委7日称,我国将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加大存量基础设施盘活力度、形成良性投资循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运用PPP模式盘活基础设施...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吊唁患者的医生没有“越界”)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