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晨
连日来,“神医”刘洪斌成了社会各界的热议话题。三年时间,这位神奇的老太太以9个不同身份出现在河南、青海等多个省级电视台养生访谈类“节目”里,推荐了近10种“药品”。“传承人”“老专家”“副会长”……满屏都是“专业”的指点、消费的诱导。她被网友戏称为“医药广告表演艺术家”。不过,随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多个官方机构介入,这位“艺术家”的“演艺之路”算是走到了尽头。
事实上,类似混迹于各大电视台的“医托”“药托”不在少数,从之前的张悟本、马悦凌,到现在的刘洪斌,各路“神医”大显神通,让不少人
上当受骗。我们不禁反思,人们为什么会相信“神医”的存在?而我们需要如何擦亮眼睛识破“骗局”呢?
揭开﹃神医﹄的神秘面纱
“打神医的概念有故事有情节,消费者爱看,所谓的专家和疗效,很多都是广告公司找演员杜撰的,这些‘神医\’和其他演员不过是提线木偶而已。”一位广告公司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这个行业“好人难做”,广告肯定都要吹,大家都吹你不吹,药肯定是卖不动的。原来,表面上光鲜亮丽的“神医”,其实只是药品、保健品炒作产业链上一个很小的角色。
记者调查发现,“神医”之所以能够走上“神坛”,离不开团队的包装,离不开其本人的口才等能力,也离不开普通老百姓的医疗保健需求。很多没有临床经验的人之所以“一炮走红”,一方面在于他们常常利用老百姓熟知的道理,比如“偏方治大病”等,赢得信任后将其无限扩大化。这与临床医生是很不一样的,越是参与临床的医生会越谨慎,因为他们知道临床工作关乎人的生命,是有风险的,不会像“神医”那么大胆,自夸和自我包装。面对一个病人,如果医生治好的把握有十分,也会说成七分,但“神医”们则相反,会将一分的把握说成十分。这就需要政府加大监管力度,尤其是常在电视上露面,或在民间有一些影响的“神医”,相关部门更是应该严格管控,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加以查处惩治。
此外,广大消费者缺乏足够的辨识能力,不能有效地甄别虚假广告,这也给了“神医”足够的生存土壤。尤其是一些老年人,会经常看一些养生的节目,其慢性病、长期病经过多年的诊治没有明显疗效,求医心切,对治疗比较盲目,辨别能力相对较低,遇到新药、秘方容易动心,容易相信所谓的专家、“神医”的观点,而有观众爱看,增加收视率,也进而增加了这些虚假广告的蔓延。如何识破﹃神医﹄骗局?
如果一直对这些所谓的“神医”“神药”不管不问,他们卖的药真有可能会杀人父母。那么,市民应该如何擦亮眼睛识破“骗局”呢?
●言之有物
不是空话、大话、套话、废话、奉承话、应酬话等。例如,你有咳嗽了,去看病时,好医生会告诉你,你的咳嗽是病毒性的还是细菌性的还是过敏性的等明确的回答。差的医生不管三七二十一,只是说你的咳嗽挺厉害,需要打针吃药之类的话。
●言之有据
主要包括话语的出处、事实、考证、历史、变迁、进展等。例如,你有天突然肚子痛去看病。好医生会告诉你,你的疼痛是什么原因,怎么引起,应该怎么治疗等。差的医生只是吓唬你说,严重了会死人,现在需要开刀等。
●言之有度
医学对人体的认识还处在初级阶段,一个医生只是医学整体知识中的一点滴,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一个医生能提供给病人的帮助也就很有限了。例如,你的皮肤过敏几年时间了,一直没治好,有一次去看病时,好医生会分析皮肤过敏的原因,没有治好的原因,会告知医学对待皮肤过敏的认识目前还在表面上,只是“对症”用药而已。
●言之能懂
人体的复杂和奥妙其实是可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比喻使得普通人都可以听懂的。如果一个医生夸夸其谈一大阵,用了一堆专业术语,不论他的资历多长,学历多高,都谈不上是个好医生。中医药法断了﹃神医﹄们的后路
你知道吗?我国首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国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7月1日起已经正式施行。这标志着传统的“国粹”迎来法治化治理新的征程。新法之下,全链条监管让道地药材真正“地道”“有技无照”有望合法行医,而在各大卫视频频露脸的“刘洪斌们”也将难以成为“大忽悠”,中医药法彻底断了“刘洪斌们”的后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开表示,高度关注此次媒体曝光的“刘洪斌”事件,虚假医药广告事件中的刘洪斌不具有中医医师资格,未在中医医疗机构任职,也不是所宣称的“苗医传人”,相关中医药社会团体中也不存在广告中提到的“中华中医协会”。刘洪斌相关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养生类节目和医药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等有关要求。刘洪斌目前代言的广告虽不涉及医疗活动,但其冒用“中医药专家”等名义,对中医药声誉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按照整治虚假违法广告部际联席会议有关分工和要求,并依据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医药法的相关要求,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相关问题的查处工作,同时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和知识普及活动。
其实,同样是对待医疗虚假广告,美国用重典的做法值得中国监管部门借鉴。“刘洪斌”的走红有可能吹响加强医药广告监管的号角。只有监管部门各司其职,从源头斩断假药背后的利益链,才能让“虚假医药广告表演艺术家”真正绝迹于江湖。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纪委对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张喜武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