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庆
记者日前从河南省农业厅获悉,为加强秸秆禁烧管控,河南今年计划新安装摄像头2万个,构建基本覆盖全省的“蓝天卫士”监控系统。(人民网)
每年夏收和秋收,很多地方农村田间地头都会出现农民焚烧秸秆的现象。并且随着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的地方还可能愈演愈烈。大片焚烧秸秆,火光冲天,烟雾缭绕,不但污染大气、影响环保,而且给航空和附近居民带来安全隐患。各地对此类行为严格管控势在必行,也是各级有关部门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
夯实现场监管,河南计划新安装摄像头防控农民焚烧秸秆初衷应该肯定。创新工作方式,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用技防更多地代替人防,也可以理解。但是,不少农民烧秸秆,未必是不知道秸秆可以更好地被利用,而是在盘算有没有条件利用与“值不值”的账后的不得已选择。所以,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尽管政府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恨不能人人都参与到秸秆禁烧工作中来,可依旧深陷“秸秆年年禁烧年年烧”的尴尬境地。用摄像头进行监控,并没有真正解决秸秆去向问题,以及其背后体现的农民发展困境问题,也很难使禁烧秸秆走出困局。
为“禁烧”买摄像头,钱没花在刀刃上。与其年年大力劝阻农民不如设身处地切实帮他们找个“两全其美”的解决之道。与其花巨资买摄像头对农民强化监管,不如用这个钱为农民创造更多的条件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更何况,摄像头面对焚烧行为不能像人那样能及时遏制,即使事后对焚烧者可以凭此严加惩戒也于事无补。再说了,就算通过惩处能倒逼农民不再焚烧,没有这些摄像头就不能有效取证吗?
我们需要对秸秆焚烧者现场管控,更需要对有焚烧想法的农民积极引导帮助。比如,加强宣传,让农民了解秸秆的更大价值,让农民从心里把秸秆当成宝;为农民“牵线搭桥”,引进以秸秆为能源或原料的产业,对秸秆统一收购,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生产出更高价值的商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帮助农民建造清洁高效的秸秆处理系统,避免农民因“设施不具备”而不得不随意焚烧秸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单户农民只种几亩地、没有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拧成一股绳的情况下,将秸秆利用形成一个产业难免说易行难。这离不开有关部门敢于担当、有所作为和充足的资金技术做保障。对农业大省河南而言,如果把更多的资金投入用于扶持秸秆利用形成产业,在有关设备购置上给予政策补贴,努力促成农业合作社组建和产品对接市场,禁止秸秆焚烧的效果会更好。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记者王优玲)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实施2018年到2020年3年棚改攻坚计划,再改造各类棚户区1500万套。会议确定加大中央财政补助和金融、用地等支持,以改革创新的举措、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