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这篇小说曾给我带来巨大的精神危机。但我想我们仍要不断回望历史(无论多么黑暗),因为一切历史故事都是当代史。”以小说《辛德勒名单》享誉文坛的澳大利亚著名作家托马斯·基尼利,18日造访上海思南公馆与上海作家进行文学对话。
托马斯·基尼利被国际文坛誉为“富有正义感和人道主义的作家”,他所著的小说《辛德勒的名单》曾获得英语文学最高奖项——布克奖。该书以纪实手法刻画了二次大战期间德国人奥斯卡·辛德勒冒着生命危险,倾注所有财力和智慧,营救数百位犹太人生命的真实故事。
1993年由斯皮尔伯格改编执导的电影《辛德勒名单》,给托马斯·基尼利带来了世界级的声誉。该片横扫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的7大奖项、第51届金球奖的7项大奖。
不过,即使没有这部电影,他也是澳大利亚知名度最高的“国宝级”作家。自1964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惠顿某处》以来,托马斯共有30多部长篇、10余部纪实作品和4部剧本问世。
“得奖是一件偶然的事,它往往取决于评委是谁。”托马斯幽默地表示。
谈及几乎感动了整个世界的这部电影,作家托马斯回忆了一些不为人知的轶事。当时,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找上门来,让处于隐居状态的他非常意外。不过,好莱坞也有其他导演垂青这本小说。最终是辛德勒家族的律师拍板作出决定,选择斯皮尔伯格拍摄影片。
“斯皮尔伯格拍摄的影片,最初长达6个半小时,到最终上映时只有3小时20分,所以小说中很多的内容被删节,包括一些比较残酷的部分。”
“作为小说原著作者,我喜欢斯皮尔伯格在电影中采用黑白影像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一种历史的纪实性,而且他在银幕上展现出了辛德勒矛盾的性格。但我并不喜欢他对历史有浪漫和伤感化的处理。我给这部影片打8.5分。”托马斯·基尼利俏皮地说。
事实上,托马斯·基尼利邂逅这段二战历史纯属偶然。1980年他在美国旅行购物时,遇见一位曾在辛德勒劳工营中获救的犹太皮具店主。当获悉他的作家身份,此人将他领入一间密室,在那里他看到密密麻麻的历史材料,也第一次看到了辛德勒名单的副本。
“从那以后,这个故事好像处在某一种微光当中,总是以耳语的方式向我诉说。当我们想起人类所做的这一切对他人不公的事情,会发现:承认过去的罪行,比承认今天的罪行要来得容易一些。今天的世界,仍有难民和苦难,也仍有战争的威胁。”
今年81岁的托马斯·基尼利对中国读者说,他希望这本书可以被重读,而且带来新的意义,希望人类以历史为鉴,不再重蹈覆辙。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我一辈子住在西湖边,在湖边晨练已经50年,看到有人损害西湖形象,就站出来,像保护自家人一样保护西湖。”5月19日,几天前“怒怼”西湖“野泳”者的杭州大伯边招根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他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