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凯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织带车间内,工人正在赶制一批商标带,这是销往孟加拉国、土耳其等国家的订单产品。借着“一带一路”这根新丝带,这家湖州长兴民企在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建立终端产品办事处,目前出口形势大好。
而就在不久前,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也传来喜讯,投资200万美元的俄罗斯销售公司成功获得省商务厅批准。这也是诺力机械成功布局海外市场的第4个项目。“是‘一带一路\’给了我们信心。”诺力机械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正是瞄准了“一带一路”的前景,决定加大筹码拓宽海外市场,拓展产品线,将触角伸向全球。
事实上,迈开两条腿走路的不只有凯瑞博、诺力机械,眼下越来越多的长兴外贸企业瞄准“一带一路”倡议所释放的重大利好,加快布局海外,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保持企业稳步发展。
据介绍,目前长兴360家外贸企业,在巩固其他市场的基础上,重点拓展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永达实业在安哥拉建立永达工业园项目,填补了在当地没有中国工业园的空白;长兴丝绸在墨西哥建立了境外机构,打出中国丝绸品牌;爱侣健康并购了美国TOPCO SALES公司,从而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
有趣的是,原本以内销市场为主的长兴制造业也意识到其中的巨大蓝海。他们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内修产品,外拓市场。原来不做外贸的200余家企业,正积极拓展产品线,凭借“一带一路”东风,主动突破外贸瓶颈:元森态塑木科技投资200万美元在罗马尼亚设立生产基地;浙矿重工在柬埔寨建立分公司;华锬矿业在印尼拥有一个滨海铁砂矿与一个锆英砂矿的探矿权、采矿权,经营范围涵盖多领域……“一组数据可以解释‘一带一路\’对长兴企业的吸引力:就境外中方投资总额来看,原先每年只有200多万美元,近年来连年翻番,增长到每年近3000万美元。”县商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该县已新增3个境外投资项目,境外中方投资总额达340万美元。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67个境外投资项目,总投资额达到1.73亿美元。
(湖州日报)
新闻推荐
5月15日,素有“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之称的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闭幕。西藏文化企业已经是第12次组团参展,在文博会上,西藏企业触摸着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