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辣点评
□浙江 钱夙伟
最近,“扫码打赏”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餐饮店悄然流行:消费者对服务员的服务满意,就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扫一扫服务员所挂牌子的二维码进行“打赏”。一家推出“打赏”机制的餐厅负责人表示,这是一种非强制性的付费模式,完全凭用户自愿,旨在激励服务员提高服务热情和质量。一些顾客也认为“赏”有所值,对提升后的服务更为满意。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此举造成消费者额外付费,并不合理。(据《北京晨报》5月18日报道)
“打赏”其实就是“小费”。虽然“小费”在国外是通行的方式,但明显不合国情。从薪资构成来看,在一些有小费习俗的国家,小费是从业人员重要的收入来源,付小费无可厚非。但国内不同,餐饮行业服务人员的工资通常由底薪+绩效组成,并不需要消费者额外支付小费。
对于“小费”能起到激赏从业人员、提高服务质量的作用,也不能一概而论。实际上,有可能适得其反。如果是强制支付,则先破坏了消费者的心情,当然,现在是强调自愿支付,但如果服务员站在面前提出打赏,这到底是自愿还是强制,恐怕很难说得清。而且,因为支付金额的不同,可能让从业人员对顾客的服务也“差异化”。不付或者少付小费的消费者有理由担心会受到歧视。
以“打赏”来促进服务质量,这其实对于目前的国情是个伪问题。顾客到餐馆用餐是支付餐费的,餐费中已经包含了菜品、服务员的服务和餐馆的必要开销等费用,而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商家应尽的义务,消费者不需要再为服务另外埋单。
就算“员工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均明显提升”,也应与消费者的“打赏”无关。如何激励服务员提高服务质量是店家的责任,即使要给服务突出的从业人员“打赏”,也应该由店家来支付。这本来是一个内部管理的问题,所谓打赏制却把内部管理的成本转嫁到了消费者的头上。
新闻推荐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体育项目协会实体化改革的进程明显加快。此前,姚明以社会人士的身份当选中国篮协主席在圈内外引发轰动。近日,中国排球协会确认,增补郎平兼任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的报告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