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列车商品真假难辨为哪般

来源:德阳晚报 2017-05-18 11:47   https://www.yybnet.net/

前段时间,高铁在售的盒饭引起了公众热议,而根据网上投诉线索,记者发现,部分列车上多以缓解眼疲劳、益智补脑的名义出售一款新疆特产的“蓝莓李果”。但农林专家则表示,新疆地区并没有“蓝莓李果”植物品种,蓝莓与李属不同植物科属,理论上几无成功嫁接的可能性,目前也没有嫁接成功的先例。律师也认为,这种“蓝莓李果”属虚构事实,涉嫌误导消费者。(5月16日《新京报》)

前段时间,围绕高铁动车上的盒饭保质期过长、定价过高、不主动提供平价商品等等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舆论质疑与争议,而铁路方面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予以完善和整改。然而对于在列车上兜售的各种商品,除了价格偏高之外,还涉及到一个真假的问题。

比如近期引发关注的列车商品“蓝莓李果”,被列车上的销售人员冠之以新疆特产,具有缓解眼疲劳、益智补脑等等功效。然而等消费者购买之后,在产品的小包装上发现,这款产品实际上是“李果、蓝莓浓缩汁”,大呼上当。而据一些农林专家表示,“两种植物为不同科属,理论上是不可能嫁接成功的,目前国内也没有成功的先例。”

其实很多经常乘坐火车的人都知道,列车上经常有很多商品来路不明,但在销售人员的嘴里,又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而其中一些商品,在市场上确实比较少见,属于生产企业专供铁路方面进行销售的,有点独家经营的意味。本来这是一种企业和铁路双赢的局面,但是却因为商品信息的不透明,以及列车车厢这种相对特殊的市场空间,成了对消费者的一种忽悠,甚至说存在夸大宣传、虚构事实进而误导消费者的问题,已经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了。

所以在笔者看来,对于列车上的商品,既要防“价”,就是要防止价格虚高,同时还要防“假”,防止各种名不副实,甚至是像“蓝莓李果”这样完全是虚构出来的产品。列车车厢虽然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场所和市场环境,但是同样要遵守产品信息公开透明,市场交易公平公正的基本市场原则,否则,就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种侵害。

新闻推荐

6月起 民用无人机实行实名登记注册

江苏无锡一名市民在操控无人机拍摄环蠡湖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2016年11月20日摄)。民航局5月16日宣布,目前已经初步完成了民用无人机登记注册系统的开发,并将于18日上线运行,6月1日正式对质量250克以上...

相关新闻:
为首人员落网2017-05-18 11:45
猜你喜欢:
评论:(列车商品真假难辨为哪般)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