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近日,由国家邮政局联合共青团中央共同发起的“绿色快递进高校”活动在全国六所高校同时启动,活动倡导对非环保和有毒有害的快递包材说“不”,优先使用无毒无害、可降解、可循环的网购商品和快递包装;坚持理性消费、提倡减量生活,自觉选择适度包装,拒绝为过度包装买单。(5月16日《经济参考报》)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6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快递服务企业2016年业务量完成312.8亿件,快递业务收入达到3974.4亿元,与海南省2016年的GDP(4044.5亿)相当,高于宁夏、青海和西藏三省的GDP。在看到快递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快递包装的污染不可忽视。
推动绿色快递须多轮驱动。第一是要完善快递“绿色化”法规。放眼世界,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早已建立了相关法律制度。如德国1991年、1997年先后出台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和包装回收再生利用法,强化对快递“绿色化”监管。而我国虽然也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方案及现有行业标准缺乏强制性,难以对各市场主体形成有效约束,存在监管短板,今后在此方面亟待加强。
第二是要建设快递包装回收再生循环系统。我国百万吨级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率却不足10%。我们不妨学习日本的做法,由消费者负责将包装废弃物分类,政府部门负责收集已分类的包装废弃物,私有企业获政府批准后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再处理,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如此既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也减少环境污染,还可利用再生资源创收,可谓是一举多得。
第三是要对快递包装物“节流”。快递企业要树立环保节能理念,坚决淘汰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包装物料,大范围推广电子运单,采用可降解纸箱和可循环塑料箱、可循环使用帆布袋等,推广使用可替代性能源车辆运送快递,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把绿色快递理念落实到每个环节之中。同时,快递包装绿色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广大消费者是最强大的支撑。消费者需要扭转快递到手、一扔了之的思维,提升对快递包装的环保认识,优先选择无毒无害、可降解、可循环的网购商品和快递包装;不为过度包装买单,倒逼快递企业大力开展绿色快递工作;同时还要理性消费、减量生活,从源头上减少包装废弃物的量值,为推动绿色快递工作出力。(斯涵涵)
新闻推荐
本报讯(谢双桂唐红特约记者黄志富)近年来,平武法院积极探索行政审判工作新思路,加强法律宣传,畅通诉求渠道,引导百姓理性维权,既维护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又监督和促进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近日,平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