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向重庆市委反馈巡视“回头看”情况时指出:重庆市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为了有效遏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重庆市党委把整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一抓到底、一查到底,决不搞特殊例外,决不搞下不为例!笔者认为,各级党委在严查违规违纪问题时,只有坚决不搞下不为例,才能震慑下例,达到教育党员干部的目的。
长期以来,为什么公款吃喝、违规收送“红包”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以及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衙门习气,在一些掌握公权力的机关和公职人员中普遍存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一些单位的领导干部在查处这些违规违纪案件时,板子举得高,落得轻,话说得很严重,但一到动真格的时候,往往都是以下不为例轻飘飘地带过,今天是下不为例,明天也是下不为例……如此轻描淡写,根本没有起到震慑下例的目的,于是违规违纪问题高发、多发,始终得不到彻底的整治。
只有各级党委对党员干部的违规违纪问题始终坚持“零容忍”惩治,决不搞下不为例,而是坚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惩一起,这样的动真碰硬执纪,才可能真正达到教育、震慑领导干部的目的,让他们认识到,无论是谁,无论地位有多高,一旦违规违纪,都将无一例外地受到惩治。没有情有可原,没有下不为例。长此以往,每一个党员干部在违规违纪面前都会好好掂量一下,认认真真地考虑后果。这对党风廉政建设来说,肯定是大有益处的。
我们经常说,惩治一人,教育一片。但如果在惩治的时候轻描淡写,说得凶,处理得轻,这样能够震慑教育党员干部吗?还能够达到让他们收手、收敛的目的吗?以这样的方式方法来抓党风廉政建设,来惩治违规违纪的领导干部,其效果确实让人堪忧。
重庆市在惩治违规违纪干部时,坚决不搞下不为例,而是以最大的决心、最坚决的态度,严查顶风违纪行为。这对震慑下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据媒体报道称,许多干部不再心存侥幸,而是选择主动抵制不正之风,向纪检监察机关说清问题。针对违规吃喝和收送“红包”礼金的问题,今年一季度,全市党员干部主动说清“四风”问题105个,主动上交“红包”礼金47.39万元。如此看来,决不搞下不为例,有效地震慑“下例”作用明显。
(原载于人民网2017年5月16日)
新闻推荐
国家计算机病毒中心发现勒索病毒新变种据新华社天津5月17日电(记者张建新)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与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17日18时联合监测发现一种名为“UIWIX”的勒索病毒新变种在国外出现,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