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着马铃薯白酒,啃马铃薯馒头,沾马铃薯豆腐乳、马铃薯油辣酱,咀嚼嘎嘣脆的土豆曲奇饼干,将会是怎样一种味道?
破题供给侧 大凉山土豆不再只是炒炸煮打粉了
2016年凉山州种植面积236.3万亩,鲜薯产量371.1万吨,产值40.38亿元,商品量232万吨,薯农现金收入25.25亿元,原原种生产量2500万粒,比上年增加251万粒。
2016年,凉山州已建成152万亩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登记了“凉山马铃薯”地理标志,注册了“凉山马铃薯”证明商标,注册了马铃薯加工产品商标15个。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全州粮食作物面积的32.8%、总产的33.9%,在稳定全州粮食生产中地位明显,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上,来自西昌学院四川马铃薯工程技术中心的小伙伴们在展会中央舞台上现场制作起了土豆美食:土豆面包、土豆蛋糕、土豆沙琪玛、土豆挂面等,开始了大凉山土豆传奇的首秀。
据了解,目前西昌学院“出品”的11项国家专利技术、18种马铃薯系列新产品等科研成果市场前景广阔,有望在未来撬动一个大产业,为凉山州的扶贫事业添油加柴。
四川马铃薯工程技术中心目前形成的主要产品包括烘焙类、蒸煮类、油炸类等几十种产品,11项国家专利技术,开发了18种马铃薯系列新产品,从农产品初加工向精深加工水平、农业经济总量大、产品产业结构优、产品市场竞争力强、农业质量效益好、跨越。
破题供给侧,需要持续推动,紧紧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优化重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大力“建基地”,大力“创品牌”,大力“搞加工”,整体提升“三农”工作水平,以此引领凉山农业融合发展、聚集发展、提升发展,这才在四川马铃薯工程技术中心成为2017年第八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蓄势而发的“黑马”。
本报记者 张崇宁
□文/图 本报记者 张紫妍
谈到土豆加工食品,人们第一印象就是薯条、薯片、土豆泥等休闲食品。土豆既是蔬菜,更是传统菜肴的必需品。马铃薯几乎兼有粮食、蔬果里所有营养成分,富含膳食纤维,脂肪含量低,可以开发出有利于控制体重增长、预防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的各种食品,有利于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和提高营养水平。
自国家推行马铃薯主食化战略以来,如何让小土豆走上百姓餐桌,变身附加值更高的主食产品,成为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抓手。
当然,进军主粮界的马铃薯,不仅可以做成各式各样的美味主食,还具有不可忽视的营养价值。马铃薯馒头、马铃薯白酒、土豆曲奇饼干……这些土豆的深加工食品是怎样一种味道?作为第八届薯博会的“黑马”来自大凉山的土豆又有哪些传奇故事?
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第八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上,来自西昌学院的四川省马铃薯工程技术中心,成为薯博会全场关注的热门焦点。其代表产品麦薯酥(马铃薯核桃曲奇)以大凉山特色生态有机鸡蛋、高山核桃、马铃薯全粉等作为原料,注重每一道工序的细节,掌握曲奇美味的黄金配比,让麦薯酥脆、松、酥的黄金口感与健康营养完美融合,在薯博会上大放异彩。
技术创新推动马铃薯从地头到餐桌
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科学人才及先进的加工技术。在西南地区真正从事马铃薯研究的专业人员不超过150人。马铃薯在加工工程中,需要大量的分工,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因此马铃薯专业人才的缺口非常大。
人才的匮乏,技术的落后,已经成为我国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加快马铃薯相关科学研究,科学培养马铃薯深加工人才,创新马铃薯深加工产业技术,西昌学院于2015年4月获准立项,建设四川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四川马铃薯工程技术中心”。
中心主研人陈金发教授说:“我们就是要做市场上没有的薯制品。初加工谁都可以做,而深加工不是谁都可以做。”技术中心自成立以来,主要致力于马铃薯系列产品的研发。目前形成的主要产品包括烘焙类、蒸煮类、油炸类等几十种产品。12位研究人员,500多天的连续科学研究,获得了11项国家专利技术,研发出18种马铃薯系列新产品。
深加工是产业链的延伸。现代化的深加工处理技术是使马铃薯升值的重要一环。科研人员需要顺应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要求,对马铃薯食品的口味和脂肪含量的最佳配比进行实验,在保证美味的同时减少脂肪含量。解决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增加马铃薯产品的销量是马铃薯深加工企业追求的目标。
西昌学院“四川马铃薯工程技术中心”依托高校资源,一直在科研活动中攻坚克难。从中心创建初期,一直在围绕土豆酒的酿造做出探究,通过不断的反复试验。终于在土豆酒酿造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雄厚的科研力量和高精密的设备,成为“四川马铃薯工程技术中心”产品研发的坚强后盾。该中心的马铃薯产品已经形成良性发展,每年都有几个新品种推向市场,现在已研究出土豆腐乳、土豆曲奇饼干、土豆酒等第二代马铃薯深加工产品。
马铃薯主食化让大凉山土豆华丽变身
凉山,是全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马铃薯种植区,也被誉为全国最好的马铃薯种植区之一。马铃薯现在已成为全州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占全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2.6%。为推进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凉山先后确定了13个马铃薯生产重点县,建成万亩基地20个、千亩专业村560个。
对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将带来巨额的经济效应,陈金发教授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的市价,年产1万吨马铃薯全粉的生产线改扩建项目需要投资金额1亿元,可年加工马铃薯5.8万吨,建成后年新增营业收入在1亿元左右。
“目前我国的马铃薯亩产1吨左右,1亿亩的面积意味着我国年生产将超过1亿吨,按照计划将其中30%、即3300万吨马铃薯进行加工,也就是说,未来四年产业发展需要投入至少50个亿元级项目,再加上马铃薯全粉加工成面粉、面条、馒头等项目的投入,产业化发展可以带动千亿级市场。”陈金发说。
目前中心已研发出马铃薯主食化产品数十种,其中马铃薯面条、馒头已具备大规模生产和推广的条件。马铃薯豆腐、豆腐干及马铃薯油辣酱属马铃薯创新产品极具市场潜力。尽管现在国家政策已经出台,但后端的加工环节和市场配套设施并没有立马跟上节奏,若要全面实现主粮化战略,需要有一套完备的机械和成熟的工艺实现产业化。
中心现已入住成都孵化园,与天使基金等10余家风投公司达成意向,与创业联盟等形成良好互动。据陈金发透露,之所以中心推出的土豆美食受到大家的接受和欢迎,主要是因为通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发现了土豆全粉加工食品的黄金配比。如今,土豆美食的马铃薯含量,部分产品已达到并超过50%,在业内可谓首屈一指。同时由于逐渐掌握了马铃薯加工食品的独特工艺和技术要领,土豆美食的鲜香酥脆也就可以自如控制。
别把土豆不当干粮,马铃薯主食化值得期待
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是带动脱贫致富的有益探索。我国有592个贫困县,其中542个县种植马铃薯。把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开发,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与农户建立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在马铃薯产业开发中分享增值收益,带动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重在“开发”二字,而非“种植”。也就是说,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中实现增值、增收。
“所以,要通过马铃薯脱贫致富,不能只靠种得好,更要做好产品。”对于农民而言,如果力量不足,但与科研单位、企业“联结”起来,把马铃薯变产品。就能实实在在提高他们的收入和种植积极性。陈金发说目前中心正在积极进行成果转化,要将马铃薯深加工产业化,带动地方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和地区发展做出贡献。
在越西县大屯乡,由中心技术负责的200亩大棚反季节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已经全部实现订单生产销售,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中心研发团队将科研工作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在加强科技创新,巩固科研成果的同时,时刻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力求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转化。
陈金发表示,未来几年。西昌学院“四川马铃薯工程技术中心“将立足于凉山州的品种资源,通过研究取得技术攻关。在马铃薯深加工技术上作为技术支持单位,从而建立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种植技术推广、马铃薯深加工、线上线下销售的现代产业链。与企业进一步加强合作,推进育种和技术创新。建设马铃薯主食文化体验中心,培育消费群体,真正让马铃薯产品走上餐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业休闲观光,力争把‘小土豆\’变成‘大产业\’。”
新闻推荐
滨海区加快作风转变加速蓝色跨越打造全市思想解放区发展先行区工作标杆区
本报讯(记者付生通讯员孙永江)4月20日,滨海区召开党工委扩大会,传达学习全市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精神,结合滨海实际,安排部署全面开展“双放双提双转”活动,以作风建设推动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