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有多少课堂变形假“创新”之名?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7-04-20 06:09   https://www.yybnet.net/

◎蒋璟璟

近日,河南漯河市一大学老师将学生大课堂搬进了KTV包房,事件被当地网友披露后引起热议。记者辗转联系到了这位将课堂搬进KTV的老师。她叫王玉敏,是漯河市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市场营销专业的教授。王玉敏告诉记者,这是一种教学尝试,同时也是一种教学创新。(大河报)

在大多数人看来,“教师带学生去KTV上课”,无疑是极不合适的。可是针对此事,当事老师显然另有一番见解,甚至给出了一套颇能自圆其说的说辞。诸如“教学创新”、“激发课堂活力”之类的辩解,乍听之下也并非全无道理……很长时间以来,大学教育、职业教育“求变求新”一直是主流论调,但至于其具体内容却素来是各说各话。由此,一个概念、各自解释,任何出格、新奇的举动,似乎都可以假“创新”之名。

诚然,在KTV包房上课,相较于正统的课堂组织形式,可算是一种“新尝试”。然而,其到底能不能定义为“教学创新”,则是另一回事情了。按照通常理解,所谓“教学创新”理应意味着对原有教育目标、教学功能的坚持和发展。如果背离了这一前提条件,而仅仅只顾及形式上的花样翻新,一切或许早就与“教学”毫无关系,又怎谈得上什么“教学创新”呢?

根据王老师的说法,在KTV上课能够让课堂氛围变得更活跃、学生参与度变得更高!此类说法看似言之有理,其实模糊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上课”这一概念,本身有其固定的内涵和外延,并不是师生聚在一起、沟通交流就可称之为“上课”。有鉴于此,将“在KTV上课”这一行为,理解为是一次娱乐消遣和社交活动,或许更加妥当。非要美其名曰“上课”,着实是太过牵强附会了。

现实中,尽管教师带学生去KTV“上课”的极端个例并不多见,但是“课堂”的模糊化与庸俗化趋势,却几乎成为了常态。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本应规范化、标准化进行的授课过程,大量被私人场景下的社交活动所取代。这之后,正式的“课堂”形同虚设,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个人交往和私下勾兑。而滑稽的是,这种“虚化教学”的举动,竟往往被表述为是“教学创新”。

课堂之所以是课堂,就在于其内在的那套特定的价值系统、组织结构与存在秩序。跳出这一前提性条件,单方面、随性化凑成的所谓“课堂”本质上都是伪概念。其实,老师和学生去KTV消遣并无任何不妥,可是如果非要将其说成是“上课”,就实在是自欺欺人、混淆是非了。

新闻推荐

警惕机票退改签诈骗

春暖花开,是乘飞机出游的好时节。安徽省芜湖市警方近日发布提示,需警惕打着机票退改签为幌子的诈骗新形式,收到类似短信应通过航空公司客服电话、机场客服电话等多方渠道核实。近日,家住芜湖市镜湖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有多少课堂变形假“创新”之名?)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