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云南绿春:小基地搭起脱贫大平台

来源:西南商报 2017-04-19 10:15   https://www.yybnet.net/

一家7口,上有老、下有小,自身因残疾丧失劳动力,靠几亩山茶、草果为生。这是云南绿春县大兴镇岔弄社区的贫困户陶阿五面临的境况。现在,家里养着的20多头猪膘肥体壮、出栏在即,陶阿五的人也变得振奋起来,“今年就能脱贫。”

陶阿五家的转变多亏了陶阿五从镇里的绿原生态野猪繁殖专业合作社学到的养猪本领。而绿原合作社的法人赵菲则说:“合作社能成立并且带动贫困群众脱贫,离不开镇上‘乡村干部教育实践基地\’作用的发挥。”

在绿春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中,“乡村干部教育实践基地”已成为党建引领的窗口、培训干部的学堂、科技推广的平台、特色产业的样板、***的载体,是基层一线党建扶贫双推进的生动代表。

组织引导

小基地落地生根

离绿春县城不远处的一片30亩半封闭区域内,一栋三层的黄色小楼异常显眼。从高处俯瞰,以小楼为中心,伙房、大棚、畜禽舍和鱼塘鳞次栉比。走进小楼,会议室、培训教室、学员宿舍等一应俱全。整个区域内鸡鸭的叫声不时传来,让这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这里便是大兴镇乡村干部教育实践基地,大兴镇党委副书记赵勇是这里的“校长”。他介绍:“基地按功能分为生活区、教学区和实践区。学生在基地既能学理论,又可以到实践区进行现场观摩操作。实践区既有蔬菜种植的大棚,也有特种养殖的区域。基地还在全镇有条件的6个合作社那里建立了分校,根据需要还可以到分校跟班学习。”

在教学区的展板上,征求过多方意见的2017年每月一期的培训计划已公布出来,既有脱贫攻坚、党风廉政、法律法规等理论宣讲,也包含草果种植、猪鸡养殖等技能培训课程。

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绿春县瞄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素质不高这个问题,出台《关于加快实施“乡村干部教育实践基地”工程增强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发展能力的意见》,安排每个乡镇90万元专项资金,整合县级有关部门政策、项目、资金等资源,在每个乡镇建立1个占地面积不少于20亩、综合教学楼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设有教学区、实践区、生活区+校外实践基地+创业孵化园的综合性“乡村干部教育实践基地”,走出一条党员群众“点菜”、党委“配菜”、师资队伍“送菜”的“因需施教”的教育培训新路子。

精选学员

小基地“孵化”乡土人才

赵菲是大兴镇培训基地的第一批学员。

从2004年养猪开始,到2010年成立绿原生态野猪繁殖专业合作社,再发展到今天年收入几百万,赵菲作为一位从临沧嫁到绿春的外来媳妇,人生地不熟,其中所遇艰辛可想而知。“所以,2010年培训基地成立的时候,虽然只招收基层干部,我还是想尽办法‘混\’进去了。我很需要这种提升、交流的机会。”赵菲说。

通过培训基地这个平台,赵菲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在资金、项目和外出学习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经过自身的努力,赵菲在基地完成了从学员到教员的角色转变。但不论身份为何,只要有条件,她坚持每期培训必来:“每次参加,我都会被大家的创业精神激励,一些政策的获悉、思想的碰撞都可以在这个平台实现。”

随着基地定位的逐渐清晰,如今基地选择学员,重点从有发家致富和创业意愿或有公心、有培养潜力的农村党员群众、回乡青年、退伍军人等各类优秀人员之中遴选,经本人自愿申请报名、村组支部推荐、村社总支把关、乡镇党委资格审查、组织报名备案复核的“五个程序”,确定培训学员名单,纳入培训学员信息库。

在参加基地的培训之前,下岗职工白秀珍已经磕磕碰碰地摸索了十年。通过培训,一扇新的产业大门——养殖黄连鸡在她眼前敞开。2014年,她成立岫臻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在每年可以为上千户社员提供15万羽黄连鸡。站在自家的鸡舍旁,白秀珍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发展到现在,我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支持。未来,我们合作社会在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上下工夫。”

据统计,全县各基地目前已开展培训460期2万余人次,培养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3500余人,培养了种植、养殖、加工等“土专家”、“田秀才”2400余人。

帮困带贫

领头雁飞到田间地头

2012年,在有了一定基础后,赵菲开始动员周边村寨的妇女们发展养殖。影响逐渐扩大,这才有了2015年陶阿五和另外十几户贫困户“抱团”到绿原合作社学技术。

“学怎么选猪的品种、怎么预防疫病、怎么进行日常的管理。”陶阿五笑着回想起当初的一点一滴,“我们各家开始养了,如果遇见技术上的问题,合作社就会派人来指导。销路上有难处,合作社也帮着协调。所以我对自家今年脱贫很有信心,以后还想再多养点。”

绿原合作社目前带动了65家农户饲养生猪,21家农户饲养野猪。而野猪饲养合作社则有不同的规定。“养野猪我们实行‘三统一\’,即统一发放、统一饲养、统一回收。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绿春野猪的品质、市场的稳定。”赵菲介绍。

2012年从老挝回到家乡绿春创业,接触到培训基地后,李晓颖也尽量不错过一期培训。“想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培训基地满足了她创业之初和后续的很大一部分需求。

李晓颖创建的是腾达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经覆盖到全县,养猪百头以上的合作农户就达到了60多家。“与我们合作的农户,一定要遵循一定的标准流程,才能走得长久。”

在她的微信里,一个名叫“飞黄腾达快乐养猪之家”的群特别活跃。所有合作农户需要饲料了,养猪过程中有心得、有问题了,都可以在群里及时分享。

有了章程,培训基地“带”的功能体现出来。即在有条件的创业致富能手当中,重点培养一批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明白人、带头人”队伍,为他们提供贷款资金、孵化基地等政策支持,壮大一批创业致富产业、扶持一批党员领办农业合作社。再以基地为辐射核心,实行“基地+公司+农户”、“协会+党员+农户”等模式,成立专业协会22个,为农村党员群众搭建脱贫致富平台。

“在党委的引导下,各乡镇建设实践基地,实现培养群众脱贫致富带头人的目标,而贫困户在带头人的带动下实现脱贫,反过来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这是一个闭合式的良性循环。”绿春县委副书记钟红荘这样总结。岳晓琼

新闻推荐

农技“红包”助春耕

“大家在剪枝时,选留强壮的作为主枝,要以测土配方科学施有机肥,这样才能壮大果实增产增收。”近日,在贵州省岑巩县注溪镇楠木坳思州柚种植基地,农技人员正给农户讲解春季果树管理技术。正值春耕备耕的...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云南绿春:小基地搭起脱贫大平台)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