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娟 文/图
一辆婴儿车,方便了许多带着孩子办事的市民;一副老花镜,解决了不少老年人在填表时的问题;一个充电器,避免了办事群众手机没电的情况。
点点滴滴的细节提升,是眉山市党务政务服务中心改革与改善同步,实现服务质量再提升的真实写照,更是进一步方便办事群众,让群众感受到更多温暖与“获得感”的具体行动。
改革甘泉润心田
“以前申请创业贷款要跑很多个部门。现在到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可以实现进一道门办好所有事,省时省力。”4月13日,谈及前不久在市党务政务服务中心轻松办理创业贷款一事时,眉山市一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杨大姐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
杨大姐能轻松办好贷款,得益于眉山市不断深化党务政务服务改革。
和杨大姐一样,享受到改革甜头的人还有很多。今年3月,眉山市某房地产公司工作人员徐丽来到该中心办证。本以为要等上一个星期才能办好,没想到她当天下午5点就接到了可以领证的电话通知。这让徐丽很是惊讶,“没想到现在办事如此方便快捷。”
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构建和打造政务服务软环境,2013年3月,眉山市党务政务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了行政审批代办服务、“一费制”缴费服务、金融服务等“三中心”。企业只需要将相关材料交到该中心代办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和来自各涉企部门的协理代办员便帮企业业主“跑腿”,将原本需要3个月的办证时间缩短到15个工作日。
2015年8月,改革再次发力,“星级”服务再提升。眉山市在全省率先整体推进10大类行政权力全部进入党务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运行,让群众“进一道门,办所有事”,涉及49个部门5629项行权服务事项全部进入中心办理。
功能拓展更便民
“没想到在这里还能办理公共自行车卡,真是太方便了。”4月12日,市民李群在市党务政务服务中心缴完水、电、气费后,见中心开设了公共自行车卡办理窗口,便顺便办理了一张。
为不断拓展中心功能,更好地方便群众办事,今年以来,该中心不仅增设了公共自行车卡办理窗口,还依托群团窗口,增设征兵服务窗口,协助受理征兵登记。
根据群众需求适当增设窗口,已成为该中心不断优化改革的一个重要行动。早在2015年11月,眉山市就梳理了纪检监察、组织、政法、工会等16个党群部门职权职责,整合设立纪委政法、组工统战、宣传文化、群团等6个党务群团服务综合窗口,办理涉及党员、职工、普通群众的服务事项55项。
目前,该中心党群窗口共受理办结事项8356余件,其中党员组织关系转接1300余件、干部职工互助医疗保险3728余件、证件挂失368余件、事业单位年检2157件、企业维权3件、征兵咨询800余人次。
与此同时,该中心还整合市级部门54个热线电话和书记信箱、市长信箱、市级部门101个信箱,构建“一号一网受理、按责转办、限时办结、跟踪督办、统一考核”的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办理时限严格执行坚持5、7、10个工作日制,对办理过程和结果进行跟踪,提醒督促承办部门规范流程,限时办结,并开展办件满意度测评,切实让群众享受到改革的成果。
细节提升暖心间
4月17日,星期一。市民徐大爷正在市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出入境窗口办理出入境证件。可是他出门时忘记戴老花镜,填表时很困难。工作人员见状,立刻给老人家递上一副老花镜。“你们的服务真是太贴心了,不愧是‘五星级\’中心。”徐大爷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
为了让市民办事更方便,该中心还特别注重在细节上下功夫。不仅为老人提供老花镜,还增设了婴儿手推车、充电器等,切实让办事人员感受到了贴心的星级服务。
与此同时,该中心还不断提高网上办件“点击率”,让“互联网+”服务更便捷。通过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审批服务”等,让群众少跑路、好办事。
“我们还利用互联网优势,做好服务延伸。”该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市国税窗口在眉山城区建立车购税自助缴税便民服务点5个,纳税人在购车时实现“买车—交税—办证”的一条龙服务。市公安局出入境窗口推出“互联网+微服务”,提供办证指引、办证预约、办证导航,群众办事简单快捷。
不仅如此,还创新“互联网+党群服务”。推行“党群互联屋”平台。该平台包括实体、软件两部分。实体为“党群互联屋”,24小时对外开放,接受群众咨询、查询和投诉。软件为“党群互联”APP,群众下载安装后,可与干部网上直接联系。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14日,德昌县妇联、县纪委组织县处级干部配偶23人,赴凉山州法纪教育中心开展“家是守望廉是基石”专题警示教育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干部配偶树立正确的权利观、金钱观、价值观,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