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的开篇之作——民法总则经过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是中国民事立法史上的里程碑,为法治中国建设奠定法制基石。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日前接受记者采访,对民法总则的重要意义进行解读。
问:您认为民法总则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它如何从中国实际出发回应中国的现实问题?
王利明:民法总则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民事立法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完善了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法律规范,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民法总则从中国实际出发,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经验,并回应当代中国的现实需要,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问:民法总则对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利明:当今社会治理正从单纯的政府行政管理走向社会综合治理,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从单纯的国家主导纵向规制的方式转化为多元互动、横向参与、国家与社会合力互动的治理方式。作为民法典最重要部分的民法总则颁行,完善了我国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有力地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民法总则通过全面确认和保障公民民事权利起到有效规范公权力的作用,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奠定了制度基础。总则充分地确认和保护了民事主体的自治空间,充分发挥个人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这既有利于节约国家治理成本,也有利于增加社会活力,激发主体的创造力。
同时,民法总则确认了多元化的社会规则体系。在现代社会中,法治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不限于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即“硬法”,更包括乡规民约、自治性的团体规则、行业章程、习惯等“软法”。总则在法律上确认了习惯可以作为法律渊源的效力,明确规定在法律没有规定时,可直接适用习惯。使民法可以从符合善良风俗的习惯中汲取营养,完善民法规则,也有助于社会公众将民法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新闻推荐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垂直转运至发射区 4月20日至24日择机发射
【据新华社4月17日电】天舟一号货运飞船计划4月20日至24日择机发射。目前,各系统已做好执行天舟一号飞行任务的各项准备工作。记者17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