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职业教育更具吸引力,让职业教育更具吸引力

来源:德州日报 2017-04-17 10:08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我市职业教育围绕产业设专业,与外地优质职教资源开展深层次合作——

“基地成立不到1年,已培训各地教师600余人次。”近日,京津冀·鲁汽车职教联盟教师培养基地教师翟忠军介绍。去年5月,京津冀·鲁汽车职教联盟在德州市成立,来自4省市的27家大中专院校和18家大型企业在教师培训、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供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

德州市瞄准区域协同发展的人才需求,抢抓列入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机遇,借力外地优质职教资源,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全力提升职教水平。

面向市场开放办学

“职业院校必须跳出封闭的教育圈,融入区域经济圈,广泛与企业、行业、高校开展合作交流。服务好区域经济,学校才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市教育局职成教科科长季振国说。

自2013年德州市被确立为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后,市委、市政府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目前,全市年可培育技能型人才3万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

不少教育界人士表示,与协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比,德州市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市场对接的力度仍不够。培养大量高技能人才,必须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德州市有优质、充足的生源,但教学设备相对落后、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我们的弱项正是京津的强项,抢抓京津职业教育疏解机遇,面向京津市场需求开放办学,是德州市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和难得契机。

2015年12月,北京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通过搬迁、办分校、联合办学等方式向外疏解,支持职业院校跨区域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开发课程、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共享教学科研成果。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季振国认为,在借势京津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要根据京津产业发展需求,对德州市职教专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支持特色、优势专业发展,限制和取消落后、过剩专业,形成面向市场、优胜劣汰的专业设置调整机制,逐步建成一批特色优势专业、高端品牌专业、新兴前沿专业,这样,才会有更多机会与京津职业院校合作。

自2016年起,德州市计划用4年时间,每年遴选10个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主导产业和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并争创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目前,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齐河职业中专的机电技术应用和计算机应用专业等一批品牌专业逐渐形成。

打通职业教育上升通道

去年8月,德州市首批“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学生测试成绩公布。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40名学生参加测试,39人通过,他们转入山东交通学院进行为期4年的本科学习。“3+4”分段培养指选拔部分初中毕业生进入试点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学习,3年后,再择优选拔学生进入对应的本科学校学习4年。顺利升入山东交通学院的学生孙雪说:“很庆幸自己选择了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既能学一技之长,以后好就业,又能继续深造。我相信,未来我的职业发展空间会更广阔。 ”“长久以来,职业教育虽然拥有较高的就业率,但就业质量不高,大多为低层次就业,学生深造机会少,很难成长为高层次技术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实践证明,打通学生上升通道,让其有更广阔的职业前景,将大大激活办学活力。 ”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常务副校长刘建波表示。

在德州市,除了通过报考“3+4”取得读本科的机会外,学生还可以报考中高职合作培养的“3+2”以及高职学校的“五年一贯制”专业。目前,德州经济学校、齐河职业中专、武城职业中专、禹城职教中心等学校的12个专业与省内的高职学校建设中职与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进行五年制专业招生。“从协同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数量少、层次低的技术人才会严重制约产业发展,必须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拓展职业教育深度和广度,提高劳动者素质。教育部门需要与其他部门一起制定配套政策,重点抓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衔接等工作,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平原县教育局局长李光泽表示。

搭建平台深化合作

近年来,德州市通过联合办学、共建专业、师资培训交流、组建联盟等形式,不断深化与外地职教资源合作。

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学东认为,进一步拓展深化合作,必须搭建相关平台。德州市不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但缺少外地教育功能疏解的承载园区,必须有相关统筹谋划,并依托承载园区,重点做好教师培养培训、开展职业教育结对帮扶、共建研发平台等工作。此外,实训基地是另一重要平台。当前,德州市实训基地多是各校自建,大多数规模小且实训设备相对落后,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德州市正积极建设“一主多辅”公共实训体系,在主城区规划建设德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项目总投资2.92亿元,占地100亩,建成后,将成为省内领先、全国知名的市级公共实训基地。目前,一期工程主体已完工,其中建筑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已投用。今后,德州市还将在具备一定实训条件的院校和企业建立若干分中心,实施主中心专业之外的公共实训。

□本报记者邓静本报通讯员孙健张娜

新闻推荐

宁津引进12家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宁津引进12家知识产权中介机构

为企业创新撑起“保护伞”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职业教育更具吸引力,让职业教育更具吸引力)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