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财靠的是牛棚里的19头西门塔尔牛。3月,位于六盘山东麓的彭阳县春意渐浓,马文财家牛棚里的咚咚声为这个农家小院增添不少生气。记者走近看到,这是几头膘肥毛亮的牛犊在牛棚里撒欢,牛蹄踩踏水泥地发出声响。
这样的光景是点滴奋斗得来的。上世纪90年代,马文财在村里当村医,但收入微薄日子贫苦。后来他开始种植苜蓿,并借钱买了7头牛犊发展养殖,而这一养就是20多年。现在马文财已成为养牛“土专家”,家里每年仅养牛的收入就有十几万元。
多年的坚持让马文财对养牛热情高。他说:“当年村里到处贴着‘多养牛羊多种树,种好地膜玉米早致富\’的标语,别人不当回事,我可是一直记着呢。”
而小儿子马伟最近的一些想法则让马文财有些不安。今年27岁的马伟高中毕业后在银川打工,2012年返乡成家后便和父母一起生活、养牛,去年还函授大专毕业成为一名村医。返乡这几年,马伟虽然看好养牛但总觉得养殖规模有点小。他说:“我家的养殖规模在全村最大,但还是偏小,至少要在50头以上才行。”
马文财则对儿子的想法很是不解,除了饲料供给、防疫等方面的担忧外,保守的马文财对扩大养殖规模的兴趣不大。他说:“在我们这里,养3头母牛再打些零工一年就有五六万元的收入,养5头以上的家庭都能过上好生活。我们家一年光养牛就能挣十几万元,你若款贷一旦出现问题承受不起。”
马伟不甘示弱地反驳道:“我们总把产业当副业,就像咱们家,既当村医又养牛,见好就收,啥时候都做不大。你看看外面的养殖场,养个100多头都不算啥。”
看到记者在场,马文财脸上有些挂不住,他有些恼怒地对马伟说:“你以前在银川打工7年拿回来1分钱了吗?你能成家立业还不是靠着家里这些牛?现在倒说起风凉话了。”
“争吵”到此为止。马伟多少有些委屈。返乡这几年,一系列扶贫政策的支持让他对发展养殖信心十足,并且一直在关注成立养殖合作社的相关事宜,而父亲的态度则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马伟告诉记者:“我们村里草料充足,气候适宜养牛。但光靠散户这么捎带着养不仅规模起不来,还要被牛贩子卡脖子。父亲岁数大了有些保守,我们年轻人可不能这样前怕狼后怕虎。”
尽管父亲现在不支持,马伟并没有打算放弃,他计划巩固几年,时机一成熟就成立合作社,把养殖规模扩大。马伟说:“父亲的优势在于养牛经验丰富,而年轻人的优势在于有闯劲,但观念的转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我相信我们迟早能把合作社办起来,也相信能把它办好。”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张文东张婉婉)4月6日,市中院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迅速传达贯彻省法院履行“两个责任”约谈及推进纪检监察重点工作会议精神,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 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