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谁在“偷”走我们的睡眠

来源:淮河早报 2017-03-24 15:01   https://www.yybnet.net/

“睡一觉就像打仗,醒了以后精疲力竭。”38岁的合肥市民朱先生苦笑着说。最近两三个月来,他每晚都迟迟不能入睡或是彻夜难眠,有时易惊醒,有时噩梦不断,醒来后头昏脑涨,眼睛下一片青影。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统计,我国13亿人口中,多达42.7%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谁在悄悄地“偷”走我们的睡眠?

被忽视的睡眠

去年以来,9岁的小学生明明出现了很奇怪的症状:晚上睡觉时经常“手舞足蹈”、白天上课却经常打瞌睡,为此老师多次找他的家长,明明也挨了批评,但这些症状丝毫没有好转,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倒地睡着了,家长才把他送医就诊。

“这是我们接诊的年纪最小的睡眠障碍患者。”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的医生告诉记者,明明患的是一种发作性睡病,需要通过药物治疗。而家长往往将早期的症状误解为孩子懒惰、不专心。

通常人们认为“打呼噜”也并意味着“睡得香”。中国医师协会名誉会长殷大奎说,严重的“打呼噜”,医学上称为“睡眠呼吸暂停”,可以造成睡眠过程中反复的间断性缺氧,引起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问题,同时也会增加多种慢病的患病风险。

流行病学分析显示,“睡眠呼吸暂停”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最新数据显示,这一疾病在男性中的患病率高达14%,20年间增长了3.5倍,在女性中的患病率增加2.5倍,升至5%,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潜伏在身边的精神“杀手”

今年3月21日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健康睡眠、远离慢病”。记者了解到,除了发作性睡病,失眠、睡眠节律紊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都是睡眠障碍。

更为严重的是,睡眠障碍是一系列的其他慢性疾病的“前奏”:长期失眠会导致认知功能衰退、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以及免疫系统衰退、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风险增加等。

通过一线诊疗案例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袁灿兴告诉记者,电子产品是偷走他们睡眠的“小偷”之一。

他认为,电子产品打乱了人的睡眠规律。原本睡觉前应该让脑袋里的各种想法“放空”,但是追剧、刷朋友圈等又让大量信息充斥大脑,大脑不得不运转处理,另一方面电子产品的光线也刺激人体,导致影响睡眠的松果体、褪黑素大量减少。

“总体上看,城市人睡眠质量更差。”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睡眠障碍科主治医师张玉说,特别是在工作生活压力比较大的城市,中青年人的睡眠障碍更为显著。因此有调侃称“失眠”是一种都市病,也是不无道理的。她认为,高压下的精神紧张是偷走睡眠的又一“小偷”。

睡不好该如何治

“暴走十公里,累到极点,就能睡着。”一些睡眠障碍患者在就诊前曾尝试过运动、喝牛奶、听音乐等方式,医生说,这些对于症状较严重的患者作用微乎其微。

上海睡眠障碍患者朱小姐就诊后,医生给她开了一些助眠剂,但她只是偶尔吃一次。“我不愿意吃药,担心服用镇静剂、安眠药会产生药物依赖。”朱小姐说。

“睡眠障碍患者服药一定要遵从医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张冰说,最担心患者随意用药。其实临床上使用的药物不达到一定剂量和时间是不会成瘾的,睡眠障碍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调整处方,同时辅助运动、中医针灸等治疗,临床效果都非常不错。

“针对青少年,如果不是器质性病变,我们一般不主张用药物治疗。医院有专门的调节睡眠的方案,简称CPTi,包括睡眠卫生教育、认知调整、放松训练、行为技巧等。”张玉说。

专家提醒,睡眠障碍的患病、发展、控制和治疗往往是长期的过程,应当鼓励有患病风险的人群及家属,多了解睡眠障碍的相关知识,科学防治疾病。 新华社记者

新闻推荐

品质养老 医养融合医养融合研、防、治一体化

医养融合研、防、治一体化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谁在“偷”走我们的睡眠)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