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对巴西“问题肉”不必恐慌

来源:日照日报 2017-03-24 10:25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记者 黄堃 陈瑶 高春雨)“此次巴西‘问题肉\’确实是一个造成国际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但中国消费者不用恐慌。”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近日巴西警方宣布,巴西食品公司等多家企业涉嫌买通政府监管人员,售卖和出口过期变质肉制品。由于巴西是肉类出口大国,此事引发国际关注。欧盟和智利、韩国等国表示将暂停进口巴西“问题肉”,美国和英国也表示将加强对巴西肉制品的检查力度。

“问题肉”事件对中国消费者影响多大?

曹兵海也说,巴西进口肉制品在中国市场只占一小部分。以牛肉为例,统计显示巴西2016年全年出口牛肉约185万吨,而同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带骨冻牛肉只有17.12万吨。中国从全球采购牛肉约50万吨,其中大部分是澳大利亚牛肉。

不过,记者也在一家连锁超市发现国内某知名肉制品加工企业出售来自巴西的冷冻去骨牛肩肉。此外,一些大型电商网站也有来自巴西的肉类制品销售链接。

万一碰到巴西“问题肉”,消费者该如何辨别?

巴西媒体报道的相关肉制品问题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给变质肉添加化学物质以掩盖不良气味、改善色泽,给牛肉注水以增加重量等。

巴西专家表示,消费者应学会辨别部分已流入市场的变质肉。正常的肉整体呈自然红色,而此次涉事的变质肉会出现部分偏黄或偏深的色泽;质感上也会不匀称、不紧致。

曹兵海说,对于添加化学物质这个问题,要靠有关部门用专业仪器检测;而对于注水牛肉,普通消费者可以采用简单的辨别办法:一刀切出断面,一只手的手背在牛肉断面上贴一下,然后再和另一只手的手背互相贴一下,如果感觉有粘性,就是没注水的较新鲜的肉。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说,消费者要吃“放心肉”,必须购买经正规渠道进入国内市场的进口肉,不能图便宜选择来路不明的走私肉、“海淘肉”等,走私肉猖獗是目前进口肉类市场的顽疾。

“一定意义上,食品安全是被设计出来的。任何意想不到的手段以及疏漏都可能导致‘问题肉\’出现,消费者仅依靠‘望闻问切\’基本无能为力,”朱毅认为,“最好的安全建议是在选择风险相对较小、安全性更高的大厂家和大品牌的同时,经常变换产地和品牌。”

朱毅说,此次巴西“问题肉”事件的恶劣程度超过之前上海福喜过期肉事件,但和欧洲疯牛病事件、二噁英污染食品等相比危害较低。这些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也说明全球的食品安全监管都有待加强。 

新闻推荐

周村品牌聚力“品牌周村”

□本报记者刘靖“我们的周村烧饼文化产业创业园正在进行规划设计,计划建设周村烧饼文化传习所、就业创业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届时周村烧饼这一老字号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更上一...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对巴西“问题肉”不必恐慌)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