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赞 “有实无名”释放保护善意

来源:广西日报 2017-03-24 10:21   https://www.yybnet.net/

汪昌莲

未成年人见义勇为,精神可嘉,但要量力而行。

面对他人突然遭遇的困难和危险,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但是,我们不提倡不计后果的救人行为,更不希望未成年人为救人付出不应有的惨痛代价。如果这名12岁少年江志根被授予见义勇为称号,很可能会误导更多未成年人因见义勇为而造成更多伤亡。

事实上,这样的教训已经不少了。比如,2013年5月,广东惠州市博罗县3名初中生手牵手救落水同伴未果,酿成5人溺亡的悲剧,就让网友唏嘘不已。

长期以来,一些媒体或有意或无意地在营造见义而“逢险必抢”“遇灾必救”的道德氛围,哪怕是付出生命代价也在所不惜。其实,苛求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每个人,为救火、救人而奋不顾身以至于牺牲自己,这是被无限放大了的道德期许,无形中也给人们套上了“道德枷锁”。尤其对于还年幼体弱的未成年人来说,倡导他们为此去赴汤蹈火,显然是树起了道德标杆却忽略了人性关怀。更何况,未成年人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法律保护和制度关怀的特殊群体。

由此看来,相关部门对救人溺亡少年给予抚恤金,已认定其见义勇为的行为并作出了褒奖,而不授予荣誉称号,确实是出于保护更多少年生命安全的善意。这不是道德的退化,而是现代文明对于道德规范的修正,更是道德的理性回归。

新闻推荐

我国已有1395万“黑户”落户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记者/白阳)记者23日从公安部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已有1395.4万无户口人员解决了落户问题,无户口人员参与社会事务、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2014年,国务院...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赞 “有实无名”释放保护善意)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