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芳芳
“帮帮忙!求求各位发发善心,可怜可怜我,想些办法给我借点钱,让我赶紧把手术做了……”连日来,记者的微信上经常收到这份求助信息。
求助人叫徐卫平,今年52岁,家住崆峒区汪家园小区1号廉租楼8单元301室。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年底,他就能看着自己的大女儿嫁人了。
徐卫平靠捡破烂为生,妻子是一名环卫工人,大女儿在平凉打工,小女儿还在职业技术学校读书。如果身体健康,他还能继续拾荒或者打工挣钱,加上妻子的收入,维持小女儿上学和一家人的生活不成问题。
然而,从去年7月份,徐卫平因肠胃不适在就医时查出乙肝小三阳,后在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为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和胃溃疡,并住院治疗一周。去年十月,听说河北石家庄市红十字基金会中西医结合医院有种肝脏再造微创手术,2万元就可以治疗他的病,徐卫平就带着乞讨得来的钱去碰运气。“在那儿待了近一月,花费了不到3千元,刚开始时是保肝治疗,最后诊断为乙肝小三阳转为小二阳有肝损伤。在那里递交了申请全免的资料,还上过河北电视台,但因为自己不属于申请救助的重症患者之列,居住地也不属于河北省范围,所以无法享受全免,最后钱也花光了只好离开。”徐卫平告诉记者。
今年年初,徐卫平又听说北京京军肝病医院有一种“801”治肝新技术,可以治疗各种肝病,并且答应给予减免治疗费用,便怀揣着攒下来的1万元前去治疗,无奈已耽误了病情,经查出现了肝纤维化,病情有所加重。“那里费用高,不到5天就花了近万元,最后实在没钱就出院回来了。”
回到平凉后的徐卫平开始四处筹钱,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他在网上发起了慢性病的爱心筹,但是两个月下来筹款不足万元。疾病让他变得焦虑不堪,他在微信上加了许多陌生人,每天向这些陌生人发送着自己的病情和求助信息,希望得到人们的同情和帮助,但收效甚微。他也想向银行贷款,可是一没有担保人,二没有抵押物,谁给他贷?也想借高利贷,但别人一看他的经济情况也没人愿意贷。他是外地人,在平凉没有啥亲戚朋友可以寻求帮助。如今为了2万元的手术费,已走投无路。
“一分钱都没借到反被人骗了300元。”近日,徐卫平在微信上告诉记者。“医生让我想办法筹钱,不能把病情拖延的更严重,但是我实在没有办法。求求大家可怜可怜我,给我借钱治病,等我病一好,能打工了,会还给大家的。实在不行,我的廉租楼也值些钱。”
面对疾病和死亡,每个人都有求生的欲望。徐卫平还没有看着女儿结婚,没有看到小女儿工作,还有很多未尽之事,他深怕自己的病情因为缺钱而变得更加严重。他期待好心人帮帮他,期待爱心人士借钱给他,让他治病,度过这个困境。如若您想帮他,请与他联系,电话号码为15693398891。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上海3月23日电“风玫瑰”是一种植物还是一个气象术语?伦敦的雾和印象派画家莫奈的创作有什么关系?中国古代流传有哪些关于天气现象的神话传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原创气象科普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