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文明的形成,有时需要经历痛苦的煎熬——这是交通安全必须付出的进步代价。相信驾驶人会正确认识“最严交规”,养成交通文明的习惯。“最严交规”值得期待,但并不代表有了“最严交规”,就会毕其功于一役。当前交通安全面临的问题,不仅存在法规“软松散”的困境,还存在管理“粗大放”的弊端。拿一直存在并为公众诟病的“以罚代管”来说,会随着“最严交规”的到来,而成为过去时吗?如果“最严交规”的到来,只是意味着罚单的大量增加,实质上让有关方面“多收三五斗”,那就极大地浪费了立法的善意,也辜负了公众的期待。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走出一条符合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是关系所有城市发展的大问题。“绣花般”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从那些看似毫不起眼,却直接反映和影响一个城市运行的细微之处抓起,认真解决那些能够解决而没有解决、应该做到而没有做到的问题。真正达到“绣花般”的精细,所有城市的治理水平和运行能力,都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在交通管理上,几乎所有城市都存在管理粗放的问题,都与“绣花般”管理有着或远或近的距离。有些城市的距离,还十分遥远。上海推出“最严交规”,不是削弱了“绣花般”管理的重要性,而是对“绣花般”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有上海市人大代表建议,要考虑预防性执法,比如科学合理设置信号灯,以便让司机少违法;还要避免“守株待兔”式的执法,不要让司机心不服口不服。这个建议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强调的就是精细化,就是“绣花般”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讲,“绣花般”管理甚至比“最严交规”还重要。在很多时候,交通管理不是没有处罚,而是存在以罚代管的现象;交通违法也不是罚得不够重,而是罚得不够及时,罚得不够有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让“绣花般”管理成为权力自觉,这不仅是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面临的要求,而且是所有城市面临的要求。毛建国
新闻推荐
新闻背景:今年北京市推出了全免费的骨灰自然葬。市民政局介绍,骨灰自然葬是指使用可降解容器或者直接将骨灰藏纳土中,安葬区域以植树、植花、植草等生态自然进行美化,不建墓基、墓碑和硬质墓穴、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