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金元名医李杲与东平

来源:泰安日报 2017-03-23 10:20   https://www.yybnet.net/
 

□郑延琦

李杲(1180年—1251年),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金元时期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曾在东平行医十二年。李杲为“易水派”砥柱、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与刘完素、张从正、朱震亨,共享“金元四大家”之誉。

出身富豪 立志学医

李杲,金世宗大定二十年(1180年)生于真定,卒于元宪宗元年(1251年)二月二十五日,葬于黄陵县,墓碑曰“精岐黄之业起死回生德泽被土庶名医,建之戒护国保民声名播东西南北”。

李杲出身于真定、河间两地的首富之家,为人忠信笃敬,不苟言笑。幼时曾学儒,师从翰林学士王若虚学习《论语》《孟子》、名儒冯叔献学习《春秋》等。李杲在住宅中空地里,自建书院,用来结交儒生。遇到生活困难的人,他总是尽力周济。在金章宗泰和年间,遇到饥荒,民皆流亡,李杲极力赈救这些灾民,得到他保全活命的人甚众。

在李杲二十多岁时,母亲患病,不幸死于众庸医杂治,这对他的触动极大,从此便立志学医,发誓“若遇良医,当力学以志吾过”。他听说易州张元素的医名盛于当世,便不惜远离家乡四百余里,捐千金拜师学医,入“易水派”之门。不数年即尽得其真传,而医名更出老师张元素之上,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

李杲三十岁左右时,其父亲曾向官府缴纳钱财,给其买了一个主管济源(今河南境内)地区税收的官职。不久,李杲为躲避元军侵扰,弃官迁居汴梁(今河南省开封),“遂以医游公卿间”。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年),金汴梁守将崔立投元,李杲在元好问的引荐下从中原北返,投奔元东平行台严实,寄居东平以医为业长达十二年。元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李杲六十四岁时回到家乡真定,临床之余,将多年的经验体会著书立说,带领徒弟罗天益整理编撰了《内外伤辨惑论》《东垣试效方》《兰室密藏》等著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学财富。

精通医道 自成一家

李杲师从张元素,属于与朱震亨(丹溪)所习的“河间派”齐名的“易水派”。经过数年的学习,李杲熟练掌握了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和诊疗技术,“尽得其法”。

李杲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李杲非常重视脏腑辨证,尤其注重脾胃功能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首倡“内伤”学说,提出“脾胃论”的学术主张。在当时,医家一般或尊仲景之方,或从河间、子和之法,以外感风寒作为疾病的主要病因来考虑,不知变通,治疗效果不佳。李杲总结了多年临床经验后认为,“内伤”是当时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当时社会动荡,广大人民颠沛流离,饥饱失常,寒温失调,七情不和,这些因素均使人元气耗伤,阴火亢盛,从而形成内伤之病。在其著作《内外伤辨惑论》当中,详细阐述了“内伤热病”与“外感热病”在脉象、寒热、头痛等方面的区别,并在治疗上确立了“甘温除大热”、“扶正以祛邪”的治疗原则。李杲非常重视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将“土为万物之母”的哲学理论也引入到医学当中,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他认为元气是人生之本,而脾胃则是元气生化之源,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伤则元气虚衰,气机失常,而诸病皆所由生。因此,李杲在对内伤病的治疗中,采取了升举中气、温补脾胃为主的原则,并自制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等著名方剂,为后世广泛沿用。

李杲创立的内伤脾胃学说,很好地弥补了刘完素、张从正医学思想的不足之处,为内伤病的辨证治疗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途径。故其弟子罗天益高度评价曰:“东垣先生之医学,医之王道也。”李杲一生授徒不多,然其师弟王好古、弟子罗天益亦均为金元医学大家。王好古在张元素去世后继学于李杲,他进一步深入发展了李杲的内伤脾胃病机理论,创立了“阴证论”;罗天益则比较全面地吸收了东垣的脾胃学说,在脾胃内伤病纲目分类及其临床应用经验的认识上,进一步丰富了东垣的脾胃学说。此后的朱丹溪、薛立斋、张景岳、李中梓等医家均受李杲学说很大的影响。

自重轶事 诊技趣闻

李杲品行出众,对于被人们公认的娱乐场所、楼台戏院,都没有踏入过。有一次,真定府与乡里豪绅接待南宋派来的使臣。真定府府尹听说他青春年少,而且又有操守,便暗中唆使妓女,硬劝他喝酒,李杲“不得辞,稍饮。”然后扭身就立即大口吐出去了,拂袖离去。

李杲生活的年代正值金元混战,时有瘟疫流行。李杲在任济源税官时,正遇济源流行一种被称作“大头天行”的急性传染病,众医查遍方书,仍束手无策。李杲见此心中十分忧伤悲痛,他废寝忘食,潜心研究,终于制出“普济消毒饮”一方,疗效显著。他特意将此方刻在木板上,悬挂在人群聚集的地方,任病者传抄,时人以为神授,李杲也就有了“神医”之名。后来有人把这个方子刻在石碑上,期望它永久传下去。此后不久,李杲为避元军侵扰而迁居汴梁(今河南省开封),为生计所迫,“遂以医游于公卿间”,因其“明效大验”而名声大振。

金哀宗天兴年间(1232年—1233年)元兵南下,围困京都近半月。解围后,城内瘟疫流行,诸医以旧法治之,屡屡无效。李杲认为这些疾病并非伤寒,而是由于饮食失节、寒湿不通,导致脾胃受伤;而情志失常,劳役过度,则耗人元气。一个人如果脾胃受伤,元气也不足,则属内伤。为此,李东垣从内伤脾胃立论,创制了补中益气汤、羌活胜湿汤、清暑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千古名方,结果“所济活者,不可遍举。”

结元识范 行医东平

对李杲的一生影响最大的有三个人:张元素,把李杲的引进医学大门;元好问,把李杲引到东平;范圆曦,指引了李杲著书立说的方向。

金章宗泰和二年(1202年),李杲创“普济消毒饮”,成为八百年后中医院校每个医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方子。也是于泰和年间,元好问在赴并州赶考的路上,写下了名传千古的《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以后,李杲在汴梁城破后,在寻找逃生之地时,于时任左司都事的元好问相遇而成为好朋友。李东垣和元好问一商量,投东平行台严实部下、元好问的密友冠氏县令赵天锡去。此后一直到1244年,李杲在东平正式开始以医为业,而且一住就是十二年,其中,在严实家中待了六年。严实“喜寒士”的人才政策和其治下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以及比较繁荣的经济环境、府学发达的文化环境,为李杲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医学科研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可以说,李东垣的许多医学实践、学术思想,就是在这十二年积累起来的。

在东平,李杲还通过元好问认识了东平万寿上清宫住持、被敕封“玄通普照惠和真人”的全真高道范圆曦。范圆曦,范仲淹的后代,全真教郝大通高徒。号玄通子,世人尊称范炼师,宁海(今山东省牟平)人。李杲与元好问经常去拜访范尊师。李杲在其后的著作和与弟子的谈话中,多次提到“昆仑(今山东胶东的昆嵛山)范尊师”。据罗大伦《古代的中医·李东垣》“痛苦的思考”节载,李杲在东平从医期间,经常或与元好问一起去、或个人独自去宫观拜访范尊师。有一次,五十多岁的李杲回想起自己动荡、漂泊的一生,不免感慨良多。茶谈时,范尊师询问李杲:“东垣,为何如此疲惫?”李杲说,人生太苦太累了,看到众多的百姓因战乱、疾苦而亡,作为医生,却无能为力,“我经常感觉眼前一片黑暗。不知道何时,才能得见光明。”范尊师敦敦教导:“东垣,你不要放弃,你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当世的人,更是为后世做的啊……你现在就要把你的学问写下来,传下去。虽然你现在很累了,但要坚持写下去(就令著述不已),即使有一天累死了(精力衰竭,书成而死)也在所不惜。因为学问传下去了,就和你活着是一样啊。”李杲听后,流下了感恩的泪水。范尊师指了指心,最后嘱咐:“为了这一线光明,拼命写下去吧。”由此,李杲立志著书立说,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颗夺目的明星。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序》中,谈到了张元素、范圆曦对他的影响:“仆自幼受《难》《素》于易水张元素先生,讲诵既九,稍有所得;中年以来,更事颇多,诸所延医,坦然不惑,曾撰《内外伤辨惑论》一篇,以证世人用药之误。陵谷变迁,忽成老境,神志既惰,懒于语言,此论束之高阁十六年矣。昆仑(嵛)范尊师曲相奖借,屡以活人为言,谓此书果行,使天下之人不致夭折,是以仁人君子济人利物之事,就令著述不已,精力衰竭,书成而死,不愈于无事而生乎!予敬其言,尽力疾就成之,虽未为完备,聊答尊师慈悯之志。师,宋文正公(范仲淹)之后也。”

附录

(一)文献史料

元·砚坚《东垣老人传》

元·王好古《此事难知》

元·罗天益《卫生宝鉴》

元·宋子贞撰《普照真人玄通子范公墓志铭》

罗大伦《古代的中医》

(二)代表作品

李东垣的著作非常丰富,主要为《内外伤辨惑论》三卷、《脾胃论》三卷、《兰室秘藏》三卷、《东垣试效方》九卷以及《医学发明》、《用药法象》、《伤寒会要》(已佚)、《活法机要》等书。此外,另有《脉理玄微》、《珍珠囊药性赋》等10余种著作题为李杲所作,多系后人伪托。

新闻推荐

博文中学两学生获“全国小院士”称号

本报3月22日讯(通讯员孙志钢郭蛟)近日,泰山博文中学学生杨笛竞文、梁雅琪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答辩活动中,双双获得“全国小院士”称号,指导教师邵长德获得全国优秀...

相关新闻:
新红嫂组合2017-03-23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金元名医李杲与东平)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