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明辉
从1963年起,李咸便开始了他的学雷锋之旅。54年来,他为群众免费代写书信、调解纠纷,给学生讲雷锋故事,资助贫困学子,组建老年学雷锋小组,开办“雷锋书屋”和离退休康乐园,被人称作“不老雷锋”。现已85岁高龄的他,自称“耄翁”,常年奔波于西充城乡,继续弘扬雷锋精神。
学雷锋心得:不畏困难 心口如一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掀起了全民学雷锋的热潮。时年31岁的李咸当时在西充县糖业烟酒公司工作,也立即投入到这股热潮中。
《学习雷锋好榜样》是李咸最喜欢的歌,每天都会哼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歌词写得太好了。我要用一生来学雷锋,奉献社会。”李咸回忆说,1967年前后,西充缺糖,产妇和婴儿每人每周2两糖都达不到。但糖酒公司又无糖可售。公司开会,问谁愿意去外省运糖,但大家都不愿意,担心买不回来糖还出岔子。
“我去!”李咸说,“雷锋说,有困难就要上,不能退缩畏惧。学雷锋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得实实在在地做事。”
这一去,就是近一个月。从广西和云南调到了30吨糖,一路辗转,火车、汽车、货船等交通工具都用上了,一路上,他费了诸多口舌,一遍遍出示证明,说明情况。当30吨糖运至西充时,全城沸腾了。
改革开放初期,为给西充酒打开销路,李咸常带队全国各地跑,一去就是几个月。有一次在西北出差,妻子发电报说儿子病了,希望他赶紧回来。由于西北之行的任务尚未完成,李咸让妻子照顾好孩子,直到20多天后他才赶回西充。
“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孩子的病拖成了慢性病。”说起此事,李咸眼中泛起了泪花。儿子常年吃药,妻子也患有多种疾病。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咸仍力所能及地践行雷锋精神,将节衣缩食存下的钱,以“一个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共产党员”名义,寄给家境困难的学生。
“我儿子的不幸是我一生的遗憾,为弥补遗憾,我只有帮助更多的他人,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李咸说。
百姓送锦旗:夕阳余热 温暖我家
1993年,李咸退休后,开启了学雷锋的新“长征”。先是主动申请加入县里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队,义务帮助企业订方案、添措施、搞安置、解难题。“县委为此给我颁发了特别奖,鼓励我学雷锋的精神。”李咸说。
1996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当天,李咸做了一件很多人都难以理解的“傻事”:搬上家里的桌椅,来到县城人口密集的东门桥。并在桌边立上一块牌子,上书“学雷锋免费服务”几个大字,免费帮助市民代写书信、对联。“活雷锋!”经群众口口相传,来找李咸代写书信和咨询政策、法律知识的人越来越多。每到逢场天,李咸必定在东门桥义务为群众服务。
渐渐地,找李咸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人忙不过来,他便发起组建了“老年学雷锋小组”。到1996年10月小组正式成立时,有队员16人,均为离退休干部和职工。李咸被推选为首任负责人。鼎盛时期,队员一度达到84人,举办活动130多场次,受益群众16万余人次。
1998年底的一天,金泉乡人李叔兵找到李咸,“扑通”一声跪下,求李咸为他寻回打工时被人贩子拐到河南的妻子。了解事情原委后,李咸拿了半个月退休金给李叔兵,并郑重承诺一定会想方设法为他寻回妻子。随后,李咸与小组成员贾国畅、杨子仲等用了近9个月时间,多方奔走呼吁,最终,人贩子被警方绳之以法。李咸又与队员们出钱,把李叔兵的妻子从河南接回。“帮人帮到底,我认为这也是一种雷锋精神。”李咸说。
李叔兵为“老年学雷锋小组”送来一面锦旗,上书八个大字:夕阳余热,温暖我家。
像雷锋那样:生命不息 奉献不止
李咸是个闲不住的人。
2003年9月,李咸又组建了“学习雷锋服务队”。近五年来,他将主要精力投放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自费印刷了4万余张雷锋劝学卡片和《致高三毕业同学的一封信》等宣传单,购买励志类书籍300余册,到全县30余所中小学校宣讲雷锋故事,鼓励学生学雷锋、做好事,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2007年9月,有感于许多离退休干部仍愿意为社会奉献余热,李咸联合一批离退休干部,筹建了“离退休康乐园”,开展调研献策、宣传雷锋精神、关心下一代等活动80余场次。还精心编撰出版了《祖国颂》《颂歌献给党》等著作6部,免费赠送给各级党政机关和离退休人员。
今年3月的学雷锋活动月中,85岁的李咸格外忙碌:到乡镇学校给学生讲雷锋故事,到县城广场等地举办雷锋故事展览。于李咸而言,最开心的当属由他发起筹建的“雷锋书屋”如期建成开放。书屋内开辟有雷锋文化台、文艺习作室等角落,供市民学习和创作。
今年2月,李咸不顾高龄,亲赴成都各大书城,选购了部分与雷锋相关的书籍。2月底,西充县文广局、图书馆等单位,捐赠了600余册文史、军事、保健等方面的书籍,充实“雷锋书屋”。“如今,‘雷锋书屋\’藏书1000余册,其中许多是与雷锋相关的珍贵书籍,均免费提供给市民和学生阅读。”李咸说,他希望“雷锋书屋”成为弘扬雷锋精神的一个教育点,一个固定的活水源头。
对于以后的规划,这位耄耋老人只说了一句话:像雷锋那样,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曾先)2017年3月20日,兴业银行再推便利服务创举,针对企业金融服务的首个环节——“对公开户”进行流程再造,企业客户只需通过兴业银行微信服务号进行简便预约,当天在线下网点仅需30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