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务工中国公民湖北籍男子程云华自3月16日顺利转送至南宁治疗以来,病情逐渐往好的方向发展(本报3月17日、20日分别做过报道)。其实,在程云华所遭遇的意外事故中,一共有三人受伤,其中两人是中国人,一人是越南人。另一名中国人是重庆男子,烧伤面积达28%,他于3月21日下午顺利转运回国,送至广西民族医院治疗。
国际救援再次上演
21日11时,广西民族医院又一次派出救护车,赶往友谊关。这一次医院要接的伤者是47岁的朱儒超,重庆人,与程云华是同事,两人都在越南太平省的圣力特钢有限公司工作。
北京时间10时许,载着朱儒超的救护车从河内出发,双方在中越边境的友谊关会合。
13时20分,双方救护车均已到达友谊关口岸0公里处,因为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此次办理出入境手续速度明显加快了。13时40分,朱儒超安全转移到广西民族医院的救护车上。
交接完毕,救护车快速返回南宁。
这一次,依然少不了南宁交警部门的协助,通过“绿色通道”,救护车从驶离高速至回到广西民族医院,仅耗时16分钟。
16时10分左右,朱儒超平安到达医院。
在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住院部病房的病床上,朱儒超一直清醒,面部因烧伤已结痂,双手均包扎着绷带。陪在朱儒超身边的是他的妻子陈女士,陈女士表示,朱儒超交流没有问题。
朱儒超向记者回忆起了这起意外事故。3月10日早上七八点钟,他和程云华及其他越南工人正在作业,炼钢车间内的液压油管突然爆裂。“也就几秒钟,油火喷了很远,我没地方跑,只能用手护着头。”朱儒超说,他当时身穿工作服,里面还有短袖衣,他感觉身体很烫,赶紧把衣服脱掉。
“老程是高管,没有穿工作服,只穿很薄的便衣,所以他被烧伤比较严重。因为当时浓烟滚滚看不清人,厂长就问老程呢,我大声说他在池子里,其他工友马上过去把他拉上来。”朱儒超称程云华为“老程”,他看到老程情急之下跳下一个60多摄氏度的废水处理池。幸好后来他被救上来送往医院。
伤者顺利回国治疗
为何两人不一起回国?朱儒超的妻子说,由于老程伤势比较严重,家属非常希望将他转院回国治疗。后来,他们看到国内响应比较迅速,考虑到越南治疗条件有限,所以夫妻俩也希望能够回国治疗。
3月20日,陈女士找到企业负责人表达了此愿望,企业负责人立即就朱儒超回国治疗事宜向中国驻越南大使馆求助。当天下午,大使馆工作人员联系广西民族医院,医院很快同意派救护车接朱儒超回国治疗。
看着医护人员进进出出帮助丈夫检查处理,在病房外等待的陈女士放松了很多。她告诉记者,夫妻两人在越南同一家企业工作。丈夫出事当天,她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当时看到他的眼睛、脸都肿了,头部包扎只露出嘴巴,我差点认不出来。”为了不让在国内工作的儿子担心,夫妻俩至今没有将事情告诉他。
和程云华不一样,朱儒超是一名机械维修工,但因为都是中国人的缘故,两人关系很好。“我们认识两年多,老程人很好。”陈女士说,出事当天她就想去看望老程,但因为病情严重,老程一直待在重症监护室,她一直没有见着。
21日,只要一有机会,陈女士就抓着医生护士问:“老程现在在哪里?”其实,出事后,两家人一直在微信上保持联系,他们相互关心,彼此鼓励打气。得知老程成功做了第一次手术,即将做第二次手术,陈女士很高兴。她打算等丈夫病情稳定下来就去看老程。
“还是回家好,大家太给力了!”
“手能抬得起来吗?”“好,很好!”“我们准备给你剃头发,你稍稍侧身一点。”
在病房里,几名医生对朱儒超做了心电监护、吸氧等检查和护理,并细心地帮他换药。
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主任李琳告诉记者,伤者到达医院后,医院组织专家救治小组对其呼吸循环及创面情况进行了初步研判。目前伤者呼吸偏快,头面部、颈部、四肢、臀部均有烧伤,烧伤面积达28%,四肢和手的创面已出现大面积痂下积脓,这个有可能让伤者患上脓毒血症,危及生命。接下来,医院将根据病人情况开展治疗,对病人创面进行彻底清除。
朱儒超的公司驻南宁办事处工作人员表示,不管花多少钱,都要先救人。“我们都是中国人,应该的。”
“我在国外有看到关于救治老程的报道,很多网友留言祝他早日康复,我很感动。”陈女士说,虽然遭遇了不幸,但感触良多,“从我们申请回国治疗到手续全部办理完毕只花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国内医疗条件更好,且不存在语言不通的困扰,我们对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的工作非常满意。”
朱儒超话不多,但他也表达了感谢:“还是回家好,祖国好,谢谢一路上帮助我的所有人,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广西民族医院的医生,还有南宁交警和让路的市民……谢谢大家,你们太给力了!”
新闻推荐
A线:北疆出发时间:2017年5月5日(以铁路局最终命令为准)快乐夕阳-大美新疆+西北穿越丝绸之路西域赏美景几千年的辉煌尽在旅程中的16天…深入新疆腹地饱览西部美景探索神秘西域风情乌鲁木齐—(天山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