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促进法》3月1日实施,虽然只过了短短20来天,电影主管部门就重拳出击 。3月21日下午,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下文通报处罚结果:全国63家影院被吊销放映许可证,63家影院被责令停业整顿,110家影院被罚款,90家影院被内部通告警示。本报记者昨日获悉,陕西有4家影院牵涉其中。
内幕 “偷票房”招术层出不穷
据了解,过去几年,全国电影全票的10%以上都被“偷”走了。按照被“偷”的数额占全国总票房10%的最低标准计算,2015年被“偷”的票房就至少有45亿,2016年被“偷”的票房预计在70亿。
受访中,有不愿具名的业界知情者道出了多种“偷票房”的招术:“瞒天过海式”——把已经作废的或者手写的电影票当作入场凭证,一张废票可以多次利用,每用一次就“偷”一次票;“搬砖式”——明明去看A电影,电影院却给一张B电影的票,这样一来,票款就算到了B电影头上,B片和影院就成了受益方;“捆绑套餐式”——把影票的价格摊进套餐里的饮料和爆米花费用中去,赚取差价;“团体票式”——单位包场让员工免费看电影,这时候影院便不走票,只发放进场标识,票房就被影院加到了任意一部电影,或者成为影院的隐形收入。
2015年,《港囧》《鬼吹灯之九层妖塔》《恶棍天使》等电影刚刚在院线上映,网上就出现了大量盗版。其中既有观众在影院录制上传的版本,也有影院内外串通组织盗录盗播的版本,甚至还有同期上映的影片不正当竞争恶意散布的版本,盗录盗播给影市收入造成的损失多至无法统计。2016年广电总局查出《叶问3》偷票房,8800万假票房作废,73家影院参与造假,此外还有好几部电影出现“幽灵场次”。
分析 假票房伤害中国电影肌体
电影票房是影院、院线与片方、发行方分账的依据。记者多方采访获悉,按照业内规则,国产影片的票房收入中,片方最多可以获得43%的收益,剩余部分在上缴少量的电影专项资金和营业税以外,都归院线和影院所有。影院上报的票房越低,上缴的电影专项资金就越低,片方赚得的票房分账收入也就越低。如果影院把A片票房“搬砖”到B片,B片收益自然就高了,B片再通过返点回扣方式把钱分给影院,A片片方就成了这笔买卖中的“冤大头”。
电影院是电影票房的最终产出地,自然会成了某些不正当手段使用的重灾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强调:电影市场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严重性已日益凸显,正在伤害中国电影的肌体。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蓬勃兴起的中国电影产业就有可能受到干扰,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有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处罚 电影局重拳惩治326家影院
3月21日的处罚是《电影法》实施后第一次重拳出击,处罚力度前所未有,几乎覆盖了除新疆、宁夏这些偏远省份之外的所有省市,中影星美、橙天国际、中影星河等品牌连锁影城也难逃惩罚。
记者昨日从处罚名单中看到:对中影桐乡嘉博影剧院等63家影院瞒报票房超过100万元,情节特别严重,责令其自3月27日起停业整顿不少于90日,视整顿情况由原发证的电影主管部门重新核发其放映许可证;对浙江杭州塘栖新世界影城等63家影院瞒报票房在5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情节严重,责令其自3月27日起停业整顿不少于60日;对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星鑫国际影城等110家瞒报票房在10万元至50万元之间的影院,处以20万元的罚款;对90家瞒报票房在10万元以下的影院,进行内部通报警示。其中,安康市威尼斯时代影城、西安市户县陕西文投影城、安康市美莎百老汇国际影城、商洛市威尼斯时代影城4家陕西影院遭到处罚。
影响 对电影市场健康发展意义巨大
电影专资办副主任李东表示,下一步专资办的工作方向是打造中间监管和交易平台,对接所有网络代售商以及6800家经营影院,实时公开交易数据。
陕西一路阳光电影公司总经理段鹏从事电影行业多年,谈及这次处罚,他表示:“现在《电影法》实施,变得有法可依,广电总局开始大刀阔斧地查办,这是个很好的事情。它对电影行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促进,改变以前行业违规处理无依据、无参考的现状,从法律的层面上为电影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对于引导市场方向,提供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有极大意义。”
段鹏认为:“通过加大处罚力度,加大曝光力度,使各种违法经营行为大白于天下,这样的曝光及法律不仅对行业起到保护作用,也会缓解现在影院投资盲目无序的现象,对行业发展的意义更是巨大的。” 记者 曾世湘
新闻推荐
3月22日,2017春季北京电视交易会在北京会议中心落下帷幕。作为本届“春推会”上展出的原创精品剧目,《青春最好时》备受行业关注。《青春最好时》是国内首部讲述95后欢乐中二生活的原创校园悬疑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