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钟楼寺及南北钟楼寺街。明昌钟亭。在明府城内,有一条钟楼寺街。这条街位于大明湖南门以东,北通明湖路,南接后宰门街。明代时,这里有一座规模宏伟的钟楼寺,寺门前东西街叫做东西钟楼寺街,今改名大明湖路。它以南的街叫做南北钟楼寺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县西巷拓宽,县西巷和南北钟楼寺街合二为一,统称县西巷。
曾经的齐鲁第一钟
现在,一提起钟楼,大家往往会想到北京、西安。其实,在我们济南也有自己的钟楼,只不过随着岁月的变迁,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去过大明湖的朋友都知道,在大明湖路与县西巷的丁字路口处,有一个高大的砖砌台基,这里就是明清时期钟楼的所在地,也是目前济南市区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据史料记载,这个台基遗址以及以北的明湖居,就是钟楼寺的旧址。
明朝初年,济南府成为山东首府,旧济南府署改为按察司,另外在唐时所建的开元寺址上建立了新府署。开元寺内有一座高大的钟楼,早晚和中午,用以鸣钟报时。在建造新府署的过程中,这个钟楼被拆除,时任济南知府陈修,征集了章丘、邹平两地民夫二百余人,在康和尚院旧地(今大明湖路与县西巷的丁字路口)构建了一处新钟楼,同时对康和尚院进行了修葺,改名为镇安院。
当年,钟楼居于钟楼寺西南处,台座为正方形,边长米,高七八米,夯土而成,外以青砖包砌。高台上建楼三层,雕梁画栋,飞檐耸脊,花棂丹柱,极为壮丽。亭子最高层南面有“悠然见南山”的金字匾额,悬挂的大钟每次鸣响,全城皆闻,号称“齐鲁第一钟”。
成化年间(—),明政府重修济南正觉寺,将僧纲司从正觉寺暂时迁到了镇安院钟楼之侧,又建造佛殿、藏经殿为别院。于是,镇安院又改名钟楼寺,成为正觉寺的别院。
僧纲司,是明朝僧官体制下的一个机构。主要任务是编制僧尼户籍,制定寺院建制、僧尼定额,发放度牒,任命下属僧官以及寺庙住持,主持重要的建寺、塑像与译经活动,管理僧尼日常生活及处理违法事件。
明代僧官始设于明太祖时期。洪武元年(),朱元璋在南京天界寺设立善世院司掌佛教,又置统领、副统领、赞教、纪化等,负责全国重要寺庙住持的任免。洪武十五年,又重新组建中央和地方僧官组织。中央设僧录司,有左右善世(正六品)、左右阐教(从六品)、左右讲经(正八品),左右觉义(从八品)各二人,由礼部任命,掌管天下僧务。府设僧纲司,有都纲(从九品)、副都纲各一人,州设僧正司,有僧一人,县设僧会司,有僧会一人,归僧录司统辖,分掌地方僧务。有关全国佛教之政令,则大体循前代之旧,总领于礼部祠祭司郎官。
凭借僧纲司的入驻,钟楼寺的地位和品级在佛教界骤然上升。
建国前,钟楼已坍塌,台基上乱石断砖,杂树丛生,面目沧桑。台基当中扣着一口大铁钟,许多住在附近的孩子爬上台基,捡起砖头瓦块砸得大钟当当响。而今,大钟已被挪到南丰祠明昌钟亭内。作为老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遗址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与文物价值。大明湖扩建后,此处为大明湖新景点“明湖晨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地改为文学地
“康和尚院建钟楼,清夜闻声警梵修。佛地改为文学地,大鸣小扣更风流。”
这是清代诗人范坰所写的一首诗,说的就是钟楼寺变为学院的情景。
明朝嘉靖四年,一说是二十一年,山东省提督学道邹善将钟楼寺改为湖南书院。这时,僧纲司早迁回了正觉寺,钟楼寺的辉煌已不在。书院北临明湖,绿树荫浓,碧波涟涟,荷香四溢,是一处环境幽雅的学习场所。不久,书院改名至道书院。明万历年间(—),此地改为提学道衙署。清康熙二十七年()改名提督学院,所以钟楼寺东边的街,又称为“学院街”。
学道、学院掌管全省考取秀才以及秀才的岁试、科试,选拔贡生,还要负责对全省教职人员的考核等工作。清代施闰章顺治年间主学政时,学院里四照楼、濯缨桥、小石帆亭、石芝、积古斋、钟楼等,错落有致,构成“四照晴岚”、“海棠春雨”、“瑶除石芝”、“虚舫谈经”、“平桥待月”、“红栏活水”、“瑞蓍书屋”、“钟楼霁雪”等学院八景。
那时,学子赶考、人员出入,都要绕行院东的学院街。清光绪三十一年(),科举停止,学院遂废,这里改为山东客籍高等学堂。客籍系指本地以外的学员而言,山东各高等学堂的客籍学生悉数拨入该学堂就学。辛亥革命后,又为中华民国山东省财政厅所在。解放后,这里先后成为山东省粮食厅、机械厅、省级机关宿舍等,景物变迁,旧貌难寻,现已划入大明湖公园,各个时期的建筑物荡然无存。
当年的钟楼寺街,生活气息味甚浓,从东至西有前店后作坊的商店,一般生活所需物品基本都有。钟楼寺前有两个酱园经营酒、油、酱、食醋、各种粗细酱菜,如八宝菜(内有花生仁、瓜子仁、核桃仁、酱瓜、杏仁、豆类等)、包瓜、磨茄、甘萝等,还有酱豆制品如豆腐乳、豆腐干、臭豆腐、豆豉等。这里的酱菜味道鲜美,种类居多在全国负有盛名。
新闻推荐
这么多年买买买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一分价钱一分货”买!就得买好东西!!!所以说呀生活中搭配上一些高品质、有情调、饱含艺术气息的东西显得非常非常有必要比如说壁纸问题来了好壁纸去哪找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