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亲上城头阻击入侵清军

来源:潍坊晚报 2016-11-27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张尔忠回到家乡潍县,面临入侵的清兵铁骑,他英勇抗敌,成为中流砥柱,保卫着自己的乡土。大明王朝灭亡后,又过了十几个年头,他才在郁郁的沉思中走完了自己的人生。

被抬上城头激励父老全城反守为攻退清军

张尔忠刚回到家乡潍县,多尔衮率领的满州八旗铁骑就由河北省进入了山东。崇祯十五年(1642)十二月,兵临潍县城下,城内兵民誓死守土。知县周亮工采取分兵把守的办法,沿城墙分段抗击汹涌攻城的清军。念张尔忠年迈,分给他的任务是“卧督”县典史王汝济把守北门。箭雨密如飞蝗,城堞砖瓦飞落。张尔忠急令家人把自己抬上了城头。他一到,手下人振臂大呼:“张中丞(明代巡抚兼都察院副都御史衔,故称“中丞”)在此!”张尔忠慷慨陈词:“逃国者有常刑,吾辈与城共存亡可矣。”一阵乱箭向他射来,经久战事的张尔忠拿起身边运砖石的畚箕遮挡,城头上立时群起效仿,同仇敌忾。战斗进行到中午,轰然一声,大炮轰开了一段城墙。站在他身边的儿子落下了城头,守城士兵急忙下城抢救,张尔忠大声厉喝:“仅仅因为是我的儿子就下城抢救吗,有多少人落下了城头?修城要紧!”在他的激励下,全城百姓都赶奔城头投入了战斗,一时“呼石石至,呼木木至,呼饮食器物则饮食器物卒至也”。滚木擂石飞向了城下的清军。

战事坚持了三个月,全城反守为攻,战果惊人,清军从昌邑运来的攻城大炮全被缴获。张尔忠督战的城北门“防区”打退进攻20余次,割清兵首级150余级,斩红衣酋长1人,获敌1000余箭,几次抢救堵住了被攻开的城墙裂口。

清军看攻不开潍城,只得绕道他去。据难民带回来的信息,撤走的清兵军官在路上惊叹,进入山海关以来,从未遇到过如此的坚决阻击和惨败。

给知县送去铜雀瓦砚致仕调理中豪气犹存

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江西金溪人。他饱读诗书,崇祯十三年(1640)考中进士,十四年(1641)任潍县知县,不想,刚坐到县衙的正堂上,入关的清军就袭向了潍县城,这就是那场惨烈的“全潍之役”。保卫潍县城,周亮工担当起了主要组织者和指挥者的责任。

周亮工的诗文集《因树屋书影》里留下了一个故事:“张中丞移孝”曾派仆人给他送去一方铜雀台瓦砚。推算一下时间,应是“全潍”过后的事。张尔忠刚回到潍县,清军即到,周急切仓促中顾不得这投桃报李的事。中丞屈尊送礼,周亮工一头雾水。

或许是中丞对于自己“全潍”之功的奖赏?周亮工确实值得奖赏,他誓死与城俱亡,扯开衣襟把“周亮工之尸”几个大字写在了胸膛上,时刻准备不测城破后家人来辨寻他的遗体。战斗的紧要关头,连他的小妾宛邱人王氏都登上城头,擂鼓助阵,致使军心大振。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风雨,一代骁雄曹操筑起的铜雀台早已湮没在地下,故国神游,一世之雄的豪气雄风依然在文人雅士的胸怀中,铜雀片瓦,价值千金。礼物如此珍贵,周亮工哪里敢收?送礼的仆人再三请求,依然被拒绝,窘急之下说出了实情:这是张尔忠在临漳任上让人仿制的假货。后来清代潍县诗人郭麐(1823—1893)写下了这样一首竹枝词:“古瓦久湮漳水滨,张公仿古秘反新。谁知偏遇多言仆,难免陶庵冷笑人。”“陶庵”,周亮工的别号。

周亮工恍然大悟,原来此时的张尔忠还依然处在“致仕调理”之中,郑崇俭覆车之鉴近在咫尺,他当然是会心微笑了。到底是江南才子,关于这次“全潍”战事,在写给朝廷的奏书中,提到张尔忠,周亮工写下了这样的词句:“卧当矢石,以呻吟为叱咤!”

一年后,崇祯帝缢死煤山,明王朝土崩瓦解。真不敢猜测张尔忠当时的心情,一曲人生悲歌的高潮。

请元老复出吃闭门羹南明使者吊死关帝庙

民国《潍县志稿》在林林总总的乡邦先贤人物中,关于张尔忠的记载首屈一指,多处记载于《通纪》《人物志》《艺文志》《教育科贡表》等诸多卷目中,从《志稿、人物志、文学类、张慤》条下援引一段原文:“尔忠四子:念祖、宪祖、惠祖、思祖。皆诸生,能读父书,有文行。甲申后,明室命使间道北来,诏起尔忠图恢复。尔忠老病不能行,使者念无以复命,藏诏书于关侯祠额内,自缢死。”

崇祯甲申(1644),明王朝灭亡了,却有一个朱姓小朝廷又在南京建立起来,权臣马士英等拥立幼福王朱由崧当上了临时的皇帝,史称“弘光帝”。苟延残喘的弘光小朝廷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张尔忠,命使者带上皇帝的诏书秘密来到潍县,企图依仗这位先朝元老让明王朝死灰复燃。大概是在“全潍”战斗后不久,张尔忠举家由潍县城迁回了大常疃村,使者又辗转来到村中。不料却吃了“闭门羹”,他是九死一生走过来的,长江阻隔,路途遥远,不知经过了多少清兵的严密盘查,身上弘光帝的诏书更是一张“催命符”,落于搜查清兵之手是死,回南京复命说不明白还是死路一条。使者没了办法,在村中关帝庙里用一条绳子结束了生命。

“老病不能起。”张尔忠病了。从陕西任上离开时他是这理由。清王朝建立后,征诏先朝贤达入京,张尔忠上书自辞,还是这理由。“哀莫大于心死”,这回张尔忠真的病了。

清顺治十年(1653),从崇祯帝吊死煤山又过了9年,张尔忠沐浴后“隐几而逝”。临终时刻,他的头伏在短几上,也许仍在思考着:大明王朝270余年的铁桶江山怎么一朝就作大厦倾了呢?

72岁的漫长人生,长歌当哭。

新闻推荐

活鱼下架是自发行为谁信 □本报评论员李明志

近日,北京多家超市同时下架了活鱼。对此,北京市食药监局表示,网上关于北京市水体污染导致淡水鱼污染的传闻不可信,近年本市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九成以上,部分超市停售淡水活鱼属于企业自主行为,北...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亲上城头阻击入侵清军)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