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章丘百脉泉池东北角六米之遥,赫然屹立着一方高约两米、做工精致、闪光透明的玻璃橱柜,内竖一清朝雕刻落成的“保泉碑”,它犹似一名高大魁梧的武士在日夜守护着百脉泉喷珠溅玉、淌银流彩。
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有不法之众在明水镇东琅沟村北(百脉泉群东北方位一公里处)私掘矿井,盗煤获利。此事被本村秀才高振奎获知,便协同刘振博等38名村民联名告状。当时,县令为河北省玉田县进士蒋庆弟,是一位胆识过人、处事果断、违法必究之士。他接了状纸,便于次日进入矿区微服私访,明晰了事情的原委之后,令衙役将矿主捉拿归案,并升堂公审。按大清律对从犯不纠,闭井回填矿渣,恢复地质原貌。同时,印发告示张贴四乡,如再有重犯者必严厉追究其责。
私利能使鬼推磨。四年后,又有一群刁钻之徒,置禁止在泉脉上方偷开矿井的大清律令于不顾,竟在唐王山北麓(百脉泉群正北方向三里之地)偷掘矿井。此处交通闭塞,地处偏远,人迹罕至。狡诈的矿主夜掘昼停,其自认为神不知鬼不觉。孰料,手大捂不过天,纸里包不住火,一姓巩的窑工将偷掘煤井一事秘密告诉了他的舅父,明水监生康承浩。康秀才在这一方德高望重,他认为事关重大,随即联系了本地13名秀才,联名告知县衙。
蒋县令刚准备处理此案,事不凑巧,当朝来旨派其南下,赴安徽宿县任职。由他的同乡涿州进士全士琦来章丘接任,全知县四十出头才入仕为官,处事稳重老成,因对案情不熟,便着手了解此案。一日忽然接到蒋知县宿县来札,告之曰:在百脉泉上方掘井采煤,必伤风脉,减少泉水喷涌。百脉泉水系绣江之源头,由此会使流量锐减。造成绣江两岸近50盘水磨无力转动,近万顷稻禾难以浇灌,会造成诸多难以料想的祸端。私挖矿井事小,危害百姓生产、生活事大。另外,矿井偷采已不是初犯,接二连三发生系明知故犯,必须快刀斩乱麻,对主犯严惩不贷,迅速刹住此风,封井护泉。
全知县接到来札,事实真相明了,他性情急躁,要事速办,当晚即把矿主抓获入监,恢复原址旧貌。同时,为消除恶劣影响,力避此类事情再次发生,全知县又想刻立石碑,表示其废井保泉之决心,碑文撰稿后由安徽蒋县令阅毕定妥。
同年8月,全知县选派工匠同刻碑文,十月完工,即把保泉碑立于百脉泉畔,此碑高约两米,厚约0.5米,宽约1.4米,全部正楷凹刻。 王绍忠
新闻推荐
本报北京讯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建立公立医院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