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国
除了公交车,公共自行车也是公共交通的一种方式,而说到这一问题,省政府参事、省政协常委、山东建筑大学教授邓相超皱起眉头说,“一提到这个我就生气,我是倡导者。”2006年浙江的一个老板拿3000万元,在济南搞免费租赁自行车,到2008年还没有推开,1000万元花完了,老板离开了。(10月31日《齐鲁晚报》)
济南公共自行车为何推不开?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是自行车路权落实。
众所周知,今天,面对交通拥堵、尾气污染、停车难等城市病日趋严峻的现实,以及缺乏锻炼的快节奏生活导致的身体素质下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绿色出行的现实意义,不仅是医治城市病的良药,也是提升身体素质的良方。
倡导绿色出行需要通过“无车日”这样的载体进行宣传,更需要全社会付诸行动。这其中,自行车出行便是关键一环。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出行作为生活方式,绿色出行将成为常态。这需要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保障自行车路权是其中重要一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自行车的路权长期被漠视,得不到有效保障。自行车出行必须面临与行人、机动车“抢道”的烦恼。自行车路权得不到保障,与此相关的各项服务自然难以落地,由此极大挫伤了人们自行车出行的积极性,导致自行车出行率始终在低位徘徊。
保障路权是推广公共自行车的基础,也是提高自行车出行率的核心。也就是说,让人们养成自行车出行的习惯,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是单纯地倡导就能实现的,关键是保障路权,优化服务。必须付诸切实行动,为自行车出行创造一切便利条件,化解自行车出行中路权、服务缺失等所有问题,才能使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加入自行车出行,让绿色出行蔚然成风。一句话,保障路权才能“骑”乐无穷。推广公共自行车,倡导绿色出行需在保障自行车路权上下工夫,使我们的城市成为自行车之城,绿色之城,而非汽车之城,拥堵之城。所以,面对公共自行车难推广,我们当深刻反思,在我们的城市,自行车路权落实几何?
新闻推荐
1661年3月,郑成功经澎湖顺利登陆台湾,一路所向披靡。清政府急了眼,立刻变本加厉,颁布更为彻底也更为残暴的“迁界令”。朝廷先是派人察看东南沿海地势,画出迁界图纸,随即吩咐两位满清王爷监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