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打开各大购物网站,铺天盖地的都是各大商家的优惠信息,着实让人眼花缭乱。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一年又一年“双十一”、一场一场“购物狂欢”,理性消费的人多了,盲目跟风、冲动网购的人少了。
现状:
生活中不需要的坚决不买
记者发现,今年各大网购平台都推出了相关优惠活动:满额减额、预付定金、提前加入购物车等。通过这些措施,“双十一”当天便可享受相应折扣优惠。然而,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市民的消费越来越理性,很多市民表示,按需购买,生活中不需要的坚决不买。
“我在购物车加了几样冬天要买的衣服,都是自己精心挑选的商品,不是盲目购买的。”家住西区泰瑞豪庭小区的李欣女士是网购一族,她告诉记者,现在她购物越来越理性了。“‘双十一\’购物节刚开始的那两年,我都是看见啥便宜,就想买回来。想的是不管咋样,迟早都能用上。然而,慢慢我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商品,只是自己鉴于价格低廉抢购而来,实际上在生活中并不需要。现在,我更加看重‘实用\’两字。”
张爱华女士家住稀土仁和园,她对于“双十一”购物也越来越理性。“我网购是前年开始的,当时‘双十一\’时就看到很便宜,于是就买了一大堆的日用品。慢慢我发现网上购物也有不好之处,那就是不能亲眼看到进行挑选,来还调换又很麻烦。”“今年我预备买得很少了,主要是儿子的球鞋和妈妈的鞋子……也就花600多元。”
在记者采访的4名市民中,有3位表示,会理性购物。记者还发现,不少消费者已经没有了当初对“双十一”的狂热追捧。从10月20日开始,家住水川十字附近的杜玲每天都收到数条促销短信,内容看起来很让人“兴奋”,但并没有引起杜玲的兴趣,“要买的,我早就列好了购物清单,同时也会在各家平台货比三家。不需要的东西,即使再便宜,我也坚决不买。”
自中国进入到网购时代以来,电商行业发展如火如荼,行业各平台均得到长足发展。在“双十一”网络购物节的第八个年头,用户的购物决策不再以价格作为唯一考量因素,网络购物节的消费更加趋于理性。
原因:
应季商品降价幅度有限,
不愿盲目帮商家清理库存
近两年的“双十一”,不少商家出现了各种各样为消费者诟病的问题,也曾多次被曝光。记者采访中,市民就“吐槽”部分商家利用“双十一”推动的各种营销活动,只是吸引消费者的一种噱头,更多的是清理积压的库存。
家住水川十字附近的杜玲说,“我今年夏天看中了一款裙子,价格要500多元,没舍得买。现在天气冷了,我在同一家店里又看中了一款羽绒服,价格也要500多元。我发现,以前我看中的那款裙子‘双十一\’降价到了不到300块钱,而羽绒服呢,只降价了不到60块钱,真的没有便宜多少。”
张爱华女士也是感同身受。“以前,觉得‘双十一\’了就会便宜很多,但是实际上呢,应季的商品打折力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张爱华说:“以我给儿子买球鞋为例,现在这款球鞋比起一个月前,只是降价了不到50块钱,而且还是在提前预售的情况下。而这个品牌一些夏款的球鞋现在就便宜了很多,还打出火热清仓的广告语,让人真的失望了不少。”
对于商家的这种行为,记者联系了一位在江西萍乡做电商的业内朋友,他认为,电商平台对商家最大的帮助,就是有效地清理掉很大一部分的库存。“对于很多商家来说,‘双十一\’也是最好的清理库存时间。以服装为例,很多线上商家每个季节都会购进或者生产大量的应季衣服,但是随着季节的变化,再加上来年还有很多新款上市,如果不及时清理库存,其形成的成本压力对商家来说,可想而知。”
记者的业内朋友还告诉记者,“双十一”即使商家把整体价格调低,其中也隐藏着清理库存的方法——拿成交额最大的商品服装来说,很多商家都是搭配各种衣服,夏季的短裤配上厚绒袜、夏天的衬衫搭上长毛衣、夏天的鱼嘴高跟鞋遮上毛护膝、夏天的宽腰带系在毛裙之上……库存货在众多品牌店里摇身一变,又成了冬天的时尚单品,在出售应季衣服的同时,也清理了库存。“买东西的时候,最好还是多看看,擦亮眼睛,按需购买。”记者的业内朋友提醒道。
线上线下款式有差异,质量更不同
折扣诱人的电商大促,经常让网购一族心动,而如果能以优惠价买到与实体店同款的商品则更是让人兴奋。不过,不少市民表示,冲着品牌下手,到手的却是“网络专供款”,价格是低了,质量和实体店相比却缩水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更多消费者的网购更加理性了。
张爱华女士坦言,网上购买品牌的东西也需要“交学费”,只有买得多了,才能慢慢了解线上和线下的区别。“以前,我在网上看到品牌的东西,以为和实体店差不多,还便宜不少,就放心购买了。但慢慢我发现,很多东西都是只在线上销售,而线下实体店则没有。”张爱华告诉记者。
对于线上销售的商品质量,张爱华女士感受颇深。“卖得多了,就能慢慢悟出线上和线下的区别。网上销售的质量一般我感觉比实体店要差一些,去年我就网购了一双品牌皮鞋,实体店价格400多元,该网店折后价200多元。收到货后,我发现鞋子的皮质不如实体店,而且做工不一样。张爱华女士怀疑自己买到了实体店的淘汰次品,但该品牌客服解释称,网店出售的是网络专供款,进货渠道也不相同。
记者的业内朋友表示,在网上找到的与实体店相似或接近的款,质量一定会有差别,不熟悉商品规格者很难发现“缩水”。如羊毛大衣,网店款的羊毛成分可能比实体店少,轻薄羽绒服的含绒量也可能比实体店低。
对于网购商品和实体店的差别,记者也走访了市区多家超市,发现不少品牌店的新货线上根本就没有。在铜城商厦旁宴火锅楼下的某品牌男装店,记者与销售人员交流了解到,他们在售的多款服装,在某电商平台一般都找不到相同的货号,即使能找到,价格也不会相差很多。
对此,记者也和网上该品牌店的客服进行了了解。据客服介绍,他们的商品一般都会在详情里面标注是商场同款还是只在网店销售。商场同款价格相比实体店可能只是低一点点,还不一定有货,而专供线上的新款,“双十一”就打折比较厉害。客服特别提醒记者,有标注的款式只有网上才销售,实体店没有。
提醒:一定要理性消费
“双十一”只有一天,不可能在这一天把全年需要的东西全买了。面对“双十一”,消费者应该多些理性消费。理性消费不管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该是正确的消费态度。不理性的消费,再便宜也是浪费。擦亮眼睛,按需购买,才能真的得实惠占便宜。
新闻推荐
2000年,她弃商从“政”,投身基层社区工作。16年来,为了做好社区工作,她抓“小”事、管“闲”事、做实事,耐心细致为社区居民服务,哪怕身患重病也不肯离开工作岗位半步。她叫赵青,湖南长沙天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