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杨东升 创业辛苦不畏难

来源:阜阳日报 2016-11-23 15:49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记者 朱艳明 通讯员 武艳 实习生 王孟孟

10月26日上午10点左右,雨下得正急。右腿残疾的杨东升离开阜城瑶海大市场,开着一辆电动三轮车,撑着雨伞,急急忙忙往家赶去。为了赶上瑶海大市场蔬菜批发早市,他当天凌晨1点多就从家里出发,两点多钟赶到瑶海大市场,直到早晨9点多菜全部卖光,才骑着三轮车赶回位于颍东插花镇的家中。

可是,当天前来卖菜的菜农较多,市场行情不太好,菜没有卖上好价钱,40筐四季青总共卖了200多块钱。忙活了一整夜,一算账,杨东升心里未免有些失落:为了生产、采摘这些四季青,工人的工资就要支付300多元。这样一算,不仅没赚钱,还要亏损100多元。

记者采访了解到,这样赔本的买卖,杨东升遇到不止一次。每次创业就业似乎都以失败而告终,记者顿时心生怜悯;采访结束后,他那坚持不懈、辛苦拼搏为家人的勇气,令人钦佩。

今年30岁出头的杨东升是颍东区插花镇毛桥村村民。2002年,刚满18岁的他到厦门一家工厂打工。不幸的是,在一次操作中,机器碰到了右腿膝盖处,不久,他的右腿膝盖被诊断为骨癌,为保全性命,无奈之下选择了右腿截肢。

正值青春华少,却遭遇如此变故,杨东升的内心是崩溃的。接下来的三年里,他回到家中,调养身体,慢慢抚平了身心创伤。

2006年,杨东升重拾信心,投靠亲戚,前往浙江宁波,干起了收购废品的活儿。然而,好景不长,2008年,当地废品价格直线下降,这份不需要技术和太大体力的生计,最终也没能给他带来什么收益。2009年,不服输的杨东升独自去苏州一家婚纱服饰加工厂打工,勤快好学的他,学会了服装加工技术,在那里一干就是4年。

直到2013年,杨东升考虑回家创业。“当年妻子怀孕,无人照料,父母渐渐老去,也需要人照顾,我带着七八万块钱的积蓄,在插花镇创办了一家小型服装厂。”带着技术和资金回乡,原本打算带着镇上的群众一同致富,可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杨东升介绍说,每逢农忙季节,厂里的工人都忙着回家收庄稼,没人在厂里工作,客户的订单不能及时完工,工厂不断亏损,一年后倒闭了。

回乡创业未果,杨东升并没气馁。他来到阜城做水果生意,常在泉河桥边卖水果。在瑶海大市场批发水果时,他发现蔬菜批发市场十分火爆。他琢(,怎么把村里的土地利用起来,种植蔬菜。2015年7月,他和村里人合伙承包了40多亩土地,聘请村民一起种植辣椒、黄瓜、四季青。可是,蔬菜生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蔬菜市场行情不稳定,菜价时高时低,有时卖价高一些,有时菜价低得还不够本钱。“但我会坚持下去,尝试过、努力过后,没有遗憾,至少知道了一些生意的门道。”杨东升乐观地说,尽管自己右腿残疾,但会尽力赚钱养家。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给家人带来幸福的生活。

新闻推荐

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

五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相关新闻:
千亩菊花开满地2016-11-23 15:49
猜你喜欢:
评论:(杨东升 创业辛苦不畏难)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