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季平 通讯员 孙安福
“新学年,我们将抓住良好发展机遇,规范办学,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用我们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打造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普通高中学校,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再立新功。”
9月9日,莒县二中校宋宜东作为优秀代表,在莒县庆祝教师节大会上作的发言,赢得了与会人员的阵阵掌声。掌声的背后,是该县人民及社会各界对莒县二中近年来优质的办学水平和连年高位攀升的教学成绩的肯定和赞许。
2016年高考,莒县理科前5名莒县二中有4人,前10名有6人;文科前2名也出自该校。其中,王雨伦同学以全县理科第一名,被清华大学录取;王文君同学居全县理科第二名,庄国伟同学居全县理科第三名,这两名同学同时被复旦大学录取;邴庆禹同学以居全县理科第五名,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以上三名同学均超过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除此之外,有多名同学被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录取,15名同学被山东大学录取。
近年来,莒县二中按照“普通高中发展要深化教学改革,继续推行分层、选课走班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教学成绩的大提升。
目标统领,充分激发师生动力
“目标是奋斗的方向,是学习成绩提升的前提。”这是莒县二中班主任刘家贵经常对学生们的激励。因为优异的工作成绩,他刚刚被评为莒县十佳班主任之一。
刘家贵是莒县二中国际部主任。在国际部,因为有着强烈的目标性,学生们被允许自主安排课程;晚自习时,老师不进教室,学生可以自由安排自习内容;每周日下午,是每位在校学生集体阅读小说的时间……
励志德育班会是该校保持学生战斗力的好办法。比如观看并讨论“当幸福来敲门”这样的电影也被引入班会中。为提升班会质量,这样每周要开一到两次班会,还会得到全校高一所有班主任的观摩。
目标引领让学生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意志。学生如此,一所学校也如此。
2015年,莒县二中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完善的教学设施、合理的教师年龄结构、完备的学校管理制度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是该校的优势,但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针对生源现状,该校提出创建“社会满意、家长放心、教师舒心、学生向往”的优质特色学校的发展目标。
在这一目标的统领下,坚持尊重差异、全面发展、多元成才的战略,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水平、学习速度、学习潜能、个性倾向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差异,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多样化教育,通过办学形式的多样化,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创造多元出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职业生涯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让尖子学生考名牌,优秀学生(全县前1000名)考一本,更多学生考本科(全县前2000名),全县2000名以后的学生扬长避短,实现多元成才。这是该校确定的培养目标。日常教学中,该校以“养性格促成长、强品质助学习、抓规范提成绩”为培养架构,以“同样的起点比终点,同样的终点比起点”为评价机制,着力创新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规范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莒县二中每个学生,都会被编入一个四人左右的学习小组。在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学习小组将集体讨论,再推荐一名学生发言。老师也将从讲台走下来,参与到各小组的讨论。任课教师根据各小组课堂表现当堂评价赋分,每月一评比,每月一奖励。这样的小制度,不但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老师走下讲台融入到学生心中,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迅速提升了教学质量。像这样的制度,在莒县二中还有许多。
近年来,该校认真落实《教职工绩效考核细则》。对教职工分单元从工作态度、工作纪律、教学常规、教育科研、教学成绩、学生评教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对三个年级的级部管理岗位和教学岗位实行动态调换,学期末对成绩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
落实《评优树先推选办法》。在职称评定、评优树先等方面向一线教师倾斜,倾向高三,兼顾高一高二,充分考虑教师的教学成绩。
落实《培优补弱办法》。组建虚拟班级,全面落实“小组导师制”,力求在培优补弱上实现突破。实行教师承包边缘生制度,力争在后进生上寻找增长点。教师对所承包的边缘生建立转化档案,利用早晚自习、大课间等时间“开小灶”,练题、做题、批题、讲题,坚持“小步紧走”,做到薄弱知识题目化,能力训练步骤化,力促边缘生走进“包围圈”。
重过程考核,实行分梯次奖励制度。学校给各班、各学科定好重点数、普通数、希望数、边缘生等各梯次的指标,不同梯次积分不同,以此增强教师的责任心,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各班级学科教师对每一类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后,建立学生学习问题档案,督促学生每天整理错题本,写出学习反思,从严、从细、从实,抓好各梯次学生的学科学习。2015级上学期成绩不理想,我们及时加强过程考核、实行梯次奖励制度后,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进步明显。
完善学生奖励、激励机制。新修订《莒县二中优秀学生奖励办法》,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考评指标,每学期评选出各类优秀学生。在学校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设立奖学金,对学业成绩优异、进步幅度大的同学予以隆重表彰。日常教学中,从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选准标杆,树立典型,激励、引领同学见贤思齐。
提高导学案质量,推进导学案教学。导学案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和构建立体互动课堂的载体。学校严格按照“集体研究———个人主备———集体讨论———修改完善——— 包科领导把关”的环节编制导学案,要求导学案充分体现教师引领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知识能力体现条理化、系统化、整体化,问题设计要有层递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受到激励,学困生得到鼓励。
以人为本,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锻炼一支业务精湛,具有荣誉感和责任感的教师队伍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正是有着这样一支队伍,才使得莒县二中取得了好成绩。
该校建立教师发展共同体,实施“青蓝工程”。一方面,在备课组内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一般3~5人一个小组,活动方便,形式多样,富有实效;另一方面,实行青蓝工程。为新老教师举行结对仪式,发放结对证书,对新、老教师的教学成绩进行捆绑评价,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增强了教研组的凝聚力。
充分发挥专家引领作用,促进教师发展。学校定期举办学科论坛,根据学校发展需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策略,邀请市、县教研员,省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利用2016年暑假,派出80人到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集中学习一周。
大力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学校全天候开放图书馆,并为教师购买《有效教学》《静悄悄的革命》《不跪着教书》《教育的智慧》《做最好的老师》《每天一堂哈佛心理课》《幸福地做老师》等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发放到组、室,要求教师读进去,写出来,坚持实践,学以致用,助推教师自主发展;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召开读书交流会,交流读书体会,分享读书收获,实现智慧共享、经验互补,促进了教师的精神成长,增强了教师的团队意识。
提高教师教研水平。实施教师专业成长的“五个一”工程,即每学期研读一种课改新理念,撰写一篇有创新意义、有指导价值的论文,主讲一堂研讨课,开发一个小微课题,指导一个研究性学习项目。该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开发了教师教研潜力,极大地推动了教师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转化的进程。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多元成才
“体育生更要重视抓文化课”,2016年高考,莒县二中学生张朋科被北京体育大学录取。他考出了560分的高分,而在一年前他的成绩还停留在440分左右。除了他,该校还有1名同学以高分被中央美术学院录取。
张朋科的事例在莒县二中并非个例。近年来,该校加强了学生分类管理和培养,促进多元成才。
进行励志教育和无缝隙管理。利用学校广播站,定时播报榜样故事;举行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集体宣誓活动;围绕诚信、感恩、明志、勤奋、惜时、安全、守法、奉献、团结、爱国等主题每月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每年举行一次成人仪式;每周举行一次主题班会。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能够时刻提醒自我,保持斗志,负重奋进,砥砺前行。学校始终坚持无缝隙管理和全员参与管理制度。每天安排两位学校领导带班,吃住在校内,政教处有两人在校内巡逻,级部有级部主任带班、班主任排班,在教学楼、宿舍内检查,保证校园内、教学楼内、宿舍内有良好的秩序。
关注尖子生,重视促优拔尖。对尖子生实行优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科能力训练。在2016年举行的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能力竞赛中,获省级奖项以上的共128人次,其中,一名同学获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一等奖,这也是全市唯一获此奖项的学生。
实行分层施教,促进多元录取。开好高一、高二音体美课程,培养学生爱好,发现学生特长,为日后进行音乐、美术、书法、体育、文管、模特、空乘、健美操、飞行员、春考等专业分流打下基础。从高二学年开始,实行音美、文管、体育分流,高三进行春考分流,并坚持用自己的老师辅导学生。
新闻推荐
10月14日,北京路中学的学生正在进行“经典朗诵”排练。为充分调动中小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国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提升表演表达能力,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