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办公室被警方带走,有人离职后被发现腐败行为再追加处理,有领导及下属接受宴请、住宿、娱乐活动被辞退……10月24日,京东自爆10起员工腐败案例,对涉事员工进行了移交司法机关或辞退的严肃处理;违反国家相关法律的行贿商家也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自爆家丑
实名全公开
10月24日,京东发布了一则《反腐内部公告》,将过去一段时间查处的10起内部腐败案件集中进行了实名公布。这也是京东首次实名对外公开内部腐败事件。共涉及10起13名员工,包括京东服饰家居事业部、生鲜事业部等部门。
这13人中,两人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在办公室被警方带走,目前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一人则因涉嫌“职务侵占罪”被移交警方处理,目前已经被警方刑事拘留。
此外,前京东商城3C事业部产品经理张万东,在其离职后发现了其腐败行为。但经调查发现其在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供应商贿赂及侵占公司财物,京东对其追加辞退处理,并追回不当获利。
这些内部腐败事件涉及收受供应商贿赂、职务侵占、索要供应商礼品、接受供应商宴请等违法违规行为,京东对涉事员工进行了移交司法机关或辞退的严肃处理;同时,违反国家相关法律的行贿商家也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京东表示,今后任何腐败涉及的人员均会实名公告。同时,鼓励员工、合作商家积极举报腐败行为,并给予高额奖励。此外,对于违法违规商家,京东将永久终止合作。
早期野蛮生长
互联网企业腐败频发
互联网企业,近期涉及高管腐败的严重违纪案件较为频繁。今年,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巨头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的反腐力度正在加强,并且人数之多、范围之广、主动向媒体曝光,在以往比较少见。
最近的一起是9月19日,百度对17起严重违纪案进行了全员通报,其中10起与糯米团购业务相关。罪名包括为商家刷单、骗取公司补贴款、虚报会议费用、篡改搜索排名、受贿、弄虚作假冲业绩等。17起案例包括了百度糯米、搜索产品市场、贴吧等多个部门。在处罚办法上,轻则开除,重则移交司法机关。
阿里巴巴常有员工甚至高管被处理。今年9月12日,阿里巴巴集团的5名员工用编写的脚本在公司内部公开秒杀月饼的活动中“秒到”了133盒月饼。事发后,阿里巴巴以其行为不符合公司的“价值观”为由,做出了劝退的决定。
2012年,阿里巴巴集团旗下聚划算总经理阎利珉及多名“小二”被移交司法机关,最终阎利珉因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有的是员工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开店,有的则是接受供应商、店主的礼物、回扣。
有分析认为,互联网公司早期野蛮扩张,管理手段跟不上,随着精细化运营,加上公司上市的合规要求,公司开始重视内部机制建设,打击内部违规和贪腐。而对于互联网公司的员工而言,谁掌握流量的分配权,谁就有话语权,也面临更多权力的诱惑。对百度等搜索引擎而言,搜索排名是其流量的中心;对淘宝、京东等电商企业而言,则是店铺排名和位置。
反腐部门
成BAT标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京东的反腐公告,恰恰发布在“双十一”来临之际,部分网友表示“很会选时间”。前脚京东与沃尔玛的合作刚刚落地,后脚就内部大清洗,京东为“双十一”促销活动做足了准备。
企业要取得稳步成长,内部机制建设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反腐部门逐渐成了大型互联网的常设部门,像360、阿里、腾讯等企业在内部都有设立贪腐审计机制。
阿里巴巴还特别设置了“廉政部”和“合规部”来负责调查内部腐败,并在近几年多次发现内部高管和商家利益互通,最近的例子则是已移交至杭州警方治理的前聚划算总经理阎利珉。
百度的反腐主要通过内部邮件形式告知,并在2011年设立百度职业道德建设部,该部门任职人员主要为从事过企业内审、检察官和警察等专业职业的人士。
当然,抛开“京东很会选时间”的调侃不谈,互联网公司大规模、公开化的反腐行动确实是往年少见,赢得了大众拍手叫好。腐败的产生将引发竞争的不公平、交易的不公平,破坏健康的商业生态,打击公司内部腐败行为对整个互联网行业来说是一种进步的表现。
据澎湃新闻等
新闻推荐
本报10月25日讯(记者贾丽)10月16日,备受瞩目的上海国际少儿模特大赛在上海800秀场拉开帷幕。来自邹琪艺术学校的五名小选手代表莱芜赛区参加了此次国际范儿的少儿模特大赛,并且全部获奖,满载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