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煤炭十年黄金期”的结束,过去长期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面对生存发展的严峻考验,近年来,兖矿集团开展了“瘦身行动”,经过两轮机关机构改革,总部机关机构由48个减少至10个;管理人员由867人减少至100人。集团整体机构数量减少50%,管理技术人员减少25%,中层管理人员减少150人。开展人力资源“五项整顿”,累计减少各类用工2.1万人,向资源开发基地转移人员7100人,年节约人工成本18亿元。
“在当前大环境下把握经济发展‘S形曲线’规律特点,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推动企业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兖矿集团党委委员、董事张胜东介绍说,“兖矿集团设立了1亿元‘双创\’基金,实行‘两清单一倒逼\’:分产业、分单位列出创新创效‘正面清单\’和减亏止亏‘负面清单\’,建立效益倒逼成本机制。144个项目创效37.85亿元。”
在改革过程中,兖矿集团还变革监督保障机制,实现廉洁国企建设新突破。兖矿集团原来大部分采购项目都是通过中间商来进行,最多的时候中间商有将近7000家。这些中间商不少都是矿上职工“七大姑八大姨”办的,实际上就是“寄生虫”,长期吸附在企业身上吸血。集团顶着巨大压力清理中间供应商6500多家,节约采购成本15亿元。
本报记者姬生辉黄广华马辉
新闻推荐
25日下午,部分市民正在仔细查看拍卖车辆。本报记者马志勇摄本报10月25日讯(记者李榕)27日上午8时30分,第四场德州市市直机关公车改革取消车辆拍卖会,将在湖滨中大道广川宾馆大会议室举行,包括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