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雅菲
除了公交车,公共自行车也是公共交通的一种方式,而说到这一问题,省政府参事、省政协常委、山东建筑大学教授邓相超皱起眉头说,“一提到这个我就生气,我是倡导者”,2006年浙江的一个老板拿3000万,在济南搞免费租赁自行车,到2008年还没有推开,1000万花完了,老板离开了。
邓相超表示,2007年他向省政协写了一份提案,提出济南市推行免费租赁自行车,但没有立案,也就没有地方落实。后来,2008年下半年,浙江方面给他打电话说是杭州要推行免费租赁自行车。“问我怎么办?我说,你们一定要搞一把手工程,你们的交通局和公交公司一定要介入,不然推不下去。现在大家看杭州,运行了3万多辆自行车,潍坊是2万多辆自行车,上班人员基本是租赁自行车的。我们济南就是推进不开。我不知道(原因)在什么地方,我只能生气。”
新闻推荐
日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指向清晰,一方面着眼于做大蛋糕,另一方面让收入的天平更多倾向于重点人群和普通民众。在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居民增收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