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纪念这一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缅怀革命先烈伟大的长征精神,很多人在全国开展沿着红军足迹“重走长征路”活动,旨在寻访长征路上的老红军故事,挖掘他们的战斗经历,宣传长征精神。
今年40岁的西安人龙步轩和65岁的重庆人钟帮贵也是“重走长征路”成员其中之一。10月9日,在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记者见到了自称“老青二人组”的俩人。他们告诉记者,他们都是革命后人,他们被上一辈革命先烈的精神所鼓舞,作为“红二代”他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长征精神传承下去。
缘于责任
10月9日上午,甘肃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暨三军大会师80周年大会在会宁隆重举行。得知此事的二人早早出发,一路沿着红军足迹来到会宁,专程参加大会。
“1999年我就开始了自己的长征路。”龙步轩告诉记者,因为爷爷死于当年的抗日战争时期,多年来,他对于此事一直难以忘怀。直到长大上大学后选择了与政治和历史有关的专业,潜心钻研历史,尤其是对于当年的革命战争,他颇为喜欢钻研,以至于被当年革命先烈的精神感动着。
龙步轩表示,这18年来他走过1000多个城市。他到过越南、朝鲜等地,为的是把长征精神宣传到当地,让大家都知道长征、了解长征。“今年3月份,我从井冈山出发,经过南昌、瑞金、遵义,走了雪山草地,专门来参加这次会师大会。”龙步轩一说话就笑,脸上的并不稠密的两撮胡须一颤一颤的。
一件冲锋衣、一个帆布包、一个小相机、一支笔、一个本子……他喜欢边走边记录,也喜欢把身边的美好景色通过镜头拍下来。“你这常年不回家,家人支持吗?”记者问。“其实一路上,这句话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不支持也没办法,因为我是革命后人,我觉得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把长征精神传承下去,我要让现在的年轻人都知道红军先烈当年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要让人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得多不容易,要让他们要学会知足、学会感恩。”龙步轩说。
当天与龙步轩一起的钟帮贵老人,他身穿一身红军服,头戴八角帽,手拿一面红旗,在巍巍会师塔下显得格外淳朴。“走上长征路,你会面临没饭吃、没地住、没钱花、没人管等情况,但是我依然会坚持走下去,因为我出生于革命家庭,我的叔伯们都是上过战场的人,我有什么好害怕的呢?”钟帮贵老人表示,在他走不动那天到来之前,他会依然坚持走下去。
忠于使命
对于他们的行为,免不了引来很多人关注。对此,人们千万次地问过他们,并给他们的长征下“结论”。有人说他们带着功利性,说是“炒作”。如同质疑2006年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发起的电视行动《我的长征》,重走长征路。还有人表示理解不了,说他们“有病”。如同,去年一位美国人潘亚当,曾骑着摩托车重走了长征路,路上迎来无数次的疑问,当他回答后对方却时常“笑而不语”。同时,也有人认为他们这是“爱国”。80年前,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从江西迈出第一步。80年后,新时代的人们想体验当时的酸甜苦辣,一次次自发地重走长征路。
“生命不息,长征不止。”这是龙步轩和钟帮贵的革命誓言。他们表示,他们的经历就如同当年的红军会师一样,从不同的地方出发,最后在同一地方“会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今后,我们会成为一个组合,我们会一直坚持走下去,把革命精神、长征精神传到全国乃至全世界。”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进入腊子口地区,通过正面强攻与攀登悬崖峭壁、迂回包抄等战术。经过浴血奋战,一举攻破了鲁大昌部重兵据险扼守的腊子口天险,打开了中央红军北上进入陕甘的通道。腊子口是长征最后的一道险关,是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点。腊子口是红军以少胜多、反败为胜、走向胜利的象征,是长征精神的重要载体和不朽丰碑,是一个名扬天下、彪炳史册的红色胜地。”说起当年的革命事件,钟帮贵老人一点都不含糊。他表示,自从踏上“长征”这条路,他住不起宾馆,吃不起大餐,穿不起时髦衣服,但是他的心里很开心。
他们睡过桥洞、忍过饥饿、受过冷眼,但是他们的行为让红色文化更好的发扬与传播,让青年人感受到他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历史虽已远去,但历史不该被遗忘。为了寻访英雄足迹、铭记红军历史、弘扬长征精神,龙步轩和钟帮贵会一直走下去,宣传下去……
新闻推荐
17日早晨,神舟十一号飞船承载两名航天员,成功飞天。飞船入轨后,经过两天独立飞行,将与天宫二号自动对接形成组合体。组合体完成30天中期驻留任务后,神十一飞船将与天宫二号分离,在一天内返回内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