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
新闻背景——
白银市从2010年开始在市区部分小区安装热计量装置,从2014年至今,对于热计量收费问题,大多数市民表示收费存在不合理、偏高现象。对此,铜城热力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计量供热的热用户热价由基本热费和计量热费两部分构成,具体都有换算公式,市民可自己计算。
供暖“热计量”收费方式,是近年来国家推行供热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热计量”通过给每家每户安装热表和控温阀,用户按需自主调节室温,用多少热都能在热表上计量出来,用户按用热量付费与传统按面积收费的供暖相比,“热计量”可让居民需多少热,用多少热;用多少热,付多少钱,从而实现自主和节约用暖。供暖企业也能因居民节约用暖而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一举两得。
尽管好处多多,但笔者注意到,“热计量”推广起来并不容易。居民们普遍表示,“热计量”的计量数字、计量方法不透明。有的居民即便节约用暖,省下来的钱自己拿不到,因此没有使用的积极性。
而对于供暖企业来说,由于运营模式粗放,居民即使节约用热,其成本还是没有下降多少,加上“热计量”设备费用较高,每户安装热表和控温阀的成本就在千元以上,将来还有维护费用,这部分钱谁来出也是问题。
纵观国内其他城市,现在试点做得较好的天津、北京等地,采取的还是先按面积全额收费,然后根据一冬天节约用热多少,退多少钱的做法,但百姓认为改革并不彻底。而对于紧邻停暖户的房屋来说,要想达到原先的室温,需耗费更多热量和多缴费,因此这部分被人“蹭暖”的家庭,对“热计量”持反对态度。
总之,供暖“热计量”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它取决于供热设备建设、维护,建筑节能标准,基础热价和可变热价等诸多配套制度能否建立和完善。不过“热计量”是行业发展的方向,只有从根本上理顺热价机制,才能使供暖市场健康发展。
新闻推荐
公务员考试新规:报考者如作弊永不允许进入公务员队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