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东关首建土圩墙, 内有关阁佑百姓

来源:潍坊晚报 2016-10-25 14:14   https://www.yybnet.net/

在白浪河东岸,与潍州(县)城隔河相望的东关,由于临河地势优越,腹地广阔,又处于自古以来的东西大道上,自唐宋以来就是车船停泊和物资集散的理想之地。那时白浪河水深面宽,盛水期船只可由渤海莱州湾进入白浪河,直航到达东关码头泊靠,是山东历史上最早的内河港口之一。东关码头还曾是古潍州与辽东半岛物产交流的水道枢纽,这座长约二十六丈的石砌古码头北端遗迹,直到1950年前后还清晰可辨。

明代中期东关大街长近二百丈

据说,唐代潍州刺史钱镇(浙江钱塘人),站在州城东门城楼上观看河东地势,发现东关像一个巨大的金元宝南北摆放着。钱镇呼之为:此乃广聚财源之地也。据说他还为此作过一首诗,载入《钱镇诗草》中。

州城与东关之间的交通,一直靠两岸五个渡口的船只摆渡。宋庆历六年(1046)地震后,白浪河水道状况发生改变,在州城东门外的河道里,靠近东岸隆起了一个条状沙丘,人们称之为“沙岭子”,河道因而变窄。

金代大定六年(1166),州城内石佛寺住持僧人本敬,靠化缘募集善款,兴建了州城东门外跨越白浪河到沙岭子的石砌大桥,名“普济桥”。这是白浪河城区段上的第一座石桥。从此大大方便了州城与东关之间的交通。此桥在清康熙年间重修时改称“青龙桥”。

明洪武十年(1377)降潍州为潍县,隶属于莱州府平度州。潍县与山东半岛各州县的交往更加频繁,东关集市贸易的发展速度从而加快。

到明代中期,东关大街的长度已近二百丈,东关南到南沟北堐,北边到北大路以南。其时东关的南北长度已近县城南北长度。东关成为集市最多、交易量最大、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最多、区域面积最大的关厢。

知县申用官银兴建东关土圩墙

据“清康熙三十七年重修玉皇阁记碑”(此碑原在玉皇阁,后移至五道庙)记载:明天顺五年(1461),潍县知县载昂,因登莱匪帮曾侵扰过东关,申用官银兴建了东关土圩墙。

这座圩墙,以现有街巷自然形成的边沿,再依地形尽量依堐靠沟夯土板筑。墙基宽一丈,墙高一丈五尺至两丈。

圩墙的走向是:西圩墙依白浪河东岸堐头,北起鱼市街西口,向南过九曲巷西口,过东关大街西口,到南沟北堐。南圩墙向东过韩家堐南口,过杨家街南口,再向东北斜向后门湾西堐。东圩墙在东关大街东口以东,向西北斜过大苇湾后窑湾西堐,经油房沟棘子沟西堐,向北斜向四平街北口。北圩墙向西南斜向鱼市街西口以北的河岸堐头上(其下就是古码头南端)。

这座土圩墙的遗迹,在东关旧城改造前还有几处依稀可辨。原土圩墙内已有九街十八巷,在这些街巷中还穿插有十几条过道。

土圩墙共设了十二处圩门。西圩墙四处:鱼市街西口、九曲巷西口、东关大街西口、无名巷西口。南圩墙两处:韩家堐南口、杨家街南口。东南圩墙两处:增福巷南口、后门街东口。东圩墙一处:东关大街东口。东北圩墙两处:西观音堂巷东口古关公庙处、四平过道东口。北圩墙一处:四平街北口。

阁上建庙圩门升格建成玉皇阁

明成化七年(1471),潍县知县宋兑申用官银将东关大街西口圩门拆除,改建为城门状的“关阁”,并倡导在阁上建庙。道士余生化缘筹款,在阁上兴建了“玉皇大帝庙”。从此统称“玉皇阁”。这是东关土圩墙上第一座关阁,与河西县城东门上的建筑群遥相呼应,蔚为壮观。

玉皇阁的墙不仿照城墙建垛口,而是普通庙墙,与城门明显区别。

阁体南侧建有台阶,台阶上是庙门,上书“玉皇大帝庙”。大殿内正面是玉皇大帝金身塑像,上方横匾书“神光普照”,玉皇大帝两旁列二十八宿像。

殿前院内正中有一座铸铁大香炉,院两侧各有方形亭楼,东边是钟楼,西边是鼓楼。殿前甬道两侧各有碑碣数座。

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知县史善言倡导在殿前两侧种植松柏,在下院种植青桐与桧树。阁上曾苍松翠柏殿宇辉煌,晨钟暮鼓香烟缭绕。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知县王奕骏倡捐维修圩墙时曾重修此阁。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和清咸丰五年(1855)重修后,再未重修。

阁下南侧小院院门向东,内有南屋三间为道士住所。清光绪时曾由陈姓镖局使用,潍县钱业公会初创时亦在此办公,还曾作为县立中学的教师宿舍。

民国二十三年(1934),阁上部分建筑坍塌,且此阁已阻碍交通发展。县长厉文礼将玉皇大帝塑像移至碧霞宫,将香炉和碑碣移至五道庙,将此阁全部拆除,利用拆下的砖石灰土填高下河街口路面,并将原阁下路面下挖一公尺,以减少此处大斜坡的坡度。

光绪年间三官阁曾作校园用

三官阁位置在原东关大街东首,今市税务局处。

明成化十九年(1483),知县杨楷将原圩门折除,改建成关阁。道士王兴化缘募捐在阁上兴建了“三官庙”。阁上有东大殿三间,硬山黑简瓦顶。殿前出厦立柱四根,全是透雕折扇大门。

大殿中间塑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像,两旁列“封神榜”上诸神像。殿前正中有石雕大香炉。大殿对面西墙前列碑碣数座。北墙中间是庙门。阁北西侧有一附院,院内北屋三间西屋三间,原为道士和巡守圩墙的士兵或团勇使用。

明正德七年(1512),莱州府推官刘信和知县李寿昌,重修圩墙时重修阁庙。

阁体拱门西面上方有石刻“云台”二字,为杨楷书。在拱门东面上方有石刻“三官阁”三字,系史善言书。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杜佐宸创办东关第一公学,选东关大街关帝庙和三官阁作校园,拆除神像后对殿宇房屋进行维修,保留了阁上所有碑碣。民国二十五年(1936)时为博文第一小学。

1948年4月26日,解放潍县战役中,国民党军最高指挥官陈金城逃到东关,将三官阁门洞作为他的指挥部。使三官阁成为我军在解放东关战斗中最后攻占的一个堡垒。27日中午12时,红旗插上三官阁,我军宣告潍县城厢全部解放。

解放后,潍坊特别市政府修复了阁上所有房屋,继续由学校使用。1959年底,潍坊市人民委员会决定拓宽叶挺街(原东关大街),将全阁与小院一并拆除。

乡绅捐款建真武庙后改镇武阁

真武庙位置在东四平街北段,今四平路与福寿东街路口以南。

明嘉靖五年(1526),知县王密在重修东关圩墙时,折除圩门改建为关阁。东关乡绅谭石、李福祥等人捐款在阁上兴建了真武庙。

阁上北大殿三间,硬山黑筒瓦顶,殿前四根黑色立柱。大殿内正中塑真武大帝坐像,披发黑面怒目圆睁,穿黑色衣甲,手持宝剑,足踏龟蛇。墙上绘真武从降生、修练直到成仙升天全过程的壁画,线条细致,着色对比强烈,观之令人震撼。

院南墙前列碑碣数座。院东西墙皆有门和台阶上下阁顶。阁下东西皆有小院,各有房屋三间,供道士和巡守圩墙的士兵与团勇使用。

清康熙十一年(1672),道士方洪广化缘重修,清道光十二年(1832),知县王天赐在巡查时发现真武庙已多时无人管理,真武神像遭到严重损坏,便与附近乡绅商议,将大殿中塑像换为北宋大将狄青,墙上的壁画也改绘狄青从投军、攻金汤、克宥州、烧西夏粮草、修杨子谷新城、筑丰林新寨到结识韩琦、范仲淹,发愤读书,任抠密副使、平定侬智商叛乱、夺取昆仑关等他一生武功政绩。庙门上改为“镇武庙”,阁亦改称“镇武阁”。

解放潍县战役中,此阁成为国民党火力强大的堡垒,被我军的猛烈炮火摧毁,解放后即拆除。

关帝阁引领明代潍县砖雕艺术

关帝阁在西观音堂巷东口古关公庙处,今四平路佳乐家超市附近。

明万历三年(1575),知县崔应麒拆除原圩门,改建为关阁。同时道士朱平为继承此处原有的“关公庙”,化缘募捐在阁上兴建了关帝庙,其中谭姓捐的善款最多。

明万历十八年(1590)道士姜兴渭将阁下西旁小院扩建为“观音堂”,登阁台阶也在其中,使关帝庙与观音堂联为一体。

明崇祯二年(1629),知县秦熙重修圩墙时,对阁上建筑同时重修,阁上东大殿三间,硬山黑筒瓦顶叠瓦脊饰。大殿后墙(东墙)外面镶有圆形砖雕图案三个,皆为关羽在马上的英姿。殿前立四根红色明柱,中间挂“神威远震”金字横匾,两旁柱上对联是:“浩气丹心万古忠诚昭日月;佑民福国千秋俎豆永山河”。

殿内正面塑关羽戎装坐像,两边塑关平周仓站像,墙上绘有关羽生平故事的壁画。大殿对面西墙前有砖雕影壁一座,上面是古时关羽在此处显灵的故事。

关帝阁和观音堂,在民国初期就成了潍县警察局东关分驻所的办公地点。塑像没拆,只是用木板封闭起来,利用其空间办公。由于观音堂门前的牌子是警察局,看不出观音堂的痕迹,早已无法上庙,久而久之,以致一些住在观音堂巷的人们也不清楚观音堂在哪里。

“七七”事变后,这里还曾被“安清道德会”使用,抗战胜利后成为“潍县公安局东关派驻所”。

解放潍县战役中,此阁没有受到炮火损坏。这是一处展现潍县明代砖雕技艺最高水平的胜迹,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为“利用”其建筑材料而拆除。

观音阁由39名善女捐款兴建

观音阁在东关九曲巷西口,今阳光外滩小区北。

明万历十九年(1591),知县张问达重修东关圩墙时,拆除原圩门改建为关阁。阁体设计很特别,不在阁外建台阶,而是在拱门洞内东侧南面的墙上开一小门,进门后沿又窄又陡的台阶曲屈而上,几折始达阁上。

阁上观音庙,是同年张氏等39位善女捐款兴建的。全由妇女捐款建庙,在潍县这是有史以来第一座。

观音庙有北大殿三间,硬山黑筒瓦顶,前墙全为木透雕折扇门,四根黑色镶柱。中间上挂“普渡众生”横匾,两旁柱上对联是:“上我慈航休错念;教人苦海即回头”。

大殿内正面是玻璃神龛,内供三大土像。两旁塑痘神(张帅)十不全(施世伦)神像。墙上满绘南海普渡的莲花航船,在波浪滔天中向佛光航去的精美壁画。大殿对面墙上有八个洞窟神座,内供八方神灵。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住持僧人觉慧化缘增建了钟楼一座,所挂大钟为黄铜铸造。大殿后另有僧房三间。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和同治九年(1870)重修。清光绪十一年(1885)又修。应东关学博李君之邀,史学家张昭潜撰写了“重修观音阁记”,由曹鸿勋书丹,赵亦明刻石,立于阁上西墙处。

碑文中:“潍之东关东西皆环阁,西面诸阁自南而北若鳞次然,南名白衣北祀汉寿亭侯,而王母、玉皇,观音三阁矗其中,俯瞰白狼之流,仰览浮孤二山之秀,极为胜景”。

遥想当年,这五座雄阁列阵屹立于河东岸高堐之上,俯视着白浪滔滔翻腾北去,是何等的巍峨壮阔威武神圣。

1948年解放潍县战役中,此阁未受损伤。因潍县“东关八阁”全国闻名。1980年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与省博物馆有关专家,到潍坊实地察看“八阁”状况,发现唯此阁主要建筑和碑碣部分尚存,认为这是应重点保护的重要历史文物和旅游资源,建议政府拨款修缮加以保护和利用。

据说,因占用阁产的街道生产组不能迁移,又因生产不能停,所以不能修。直到墙倒殿塌,成为一堆废墟。2005年建设阳光外滩小区时,被彻底清除。

新闻推荐

资本当先锋,布局“加法与增量”

本报7月12日讯 (记者李墨)7月12日,中国酒业支持临沂革命老区发展高峰论坛暨温和酒业“三引一促”创新发布会举行,这也是温和酒业与四川蒙顶集团进行战略重组后的首次正式亮相。全新的发展战略、全...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东关首建土圩墙, 内有关阁佑百姓)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