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由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和枣庄市教育局共同主办,山东省高级中学协会协办,枣庄三中承办的2016年高中教育发展论坛在枣庄三中拉开帷幕。来自全国的教育专家学者就“核心素养与高中教育的变革”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和交流。
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在开幕式中讲到,核心素养是近两年我国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备受关注的热词,核心素养是全面贯彻国家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与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作为承办此次论坛的东道主,枣庄三中于卫东校长在致辞中讲到,枣庄三中已经走过了60个春夏秋冬,枣庄三中将在60年积淀的基础上,继续致力于通过三年的高中教育,让每位学生成为优秀的社会公民、让绝大部分学生顺利升入本科院校就读、让更多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走进国际国内顶端院校深造的培养目标,继续以课程实施为载体,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拓展教育视野,突出文化引领和特色凝练策略,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努力把学校创办成齐鲁强校。
国家教育资讯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名誉主席陶西平在此次论坛上发表了《核心素养与高中教育的表革》的报告。陶西平先生指出,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要遵循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扎实做好基础的文章。基础教育要树立强烈的人才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学校办出特色,鼓励教师教出风格。
据了解,与会期间,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校长孙先亮,以及上海市教育功臣、特级校长,上海市格致中学校长张志敏主持校长专题研讨。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教育学会会长张绪培,杭州第二中学校长叶翠微,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副校长周建华做专题报告。山东省首届教育科研十大名校长、枣庄三中校长于卫东,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姚炜,北京四中常务副校长常菁,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执行理事长刘沪主持专家报告。北大附中校长王铮,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刁雅俊,山东省实验中学校长韩相河等校长参加了校长专题研讨。
会后,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执行理事长刘沪致闭幕词,此次论坛交流活动圆满闭幕。
本报见习记者宋燕燕
新闻推荐
全国涉海科研人才一半在青岛 青岛蓝色人才底子厚,课题数与专利数均遥遥领先
高峰论坛为高端海洋科技人才交流提供了平台。宋祖锋摄本报9月26日讯(记者宋祖锋吕璐)26日,在2016中国·青岛海洋国际高峰论坛上,发布了中国主要沿海城市海洋科技创新评价(2016)。20个主要沿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