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感受陶艺之美,开阔眼界,丰富人生。
校园小记者现场采访。现在越来越多学校提出了“幸福教育”,既让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并掌握获得幸福的能力,又为他们未来的幸福奠基。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汇泉小学的当家人郑春艳校长常常问自己,“你想把汇泉小学办成一所什么样的特色学校呢?”大家都在追求幸福生活,而我们又该怎么实施幸福教育呢?面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压力,面对上级层层检查的严谨,面对社会对学校的苛刻要求,面对越来越多的教育个性化需求,一直以师生幸福指数高而著称的汇泉小学,把爱汇集于教程中,把“幸福教育”当作一个系统工程,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本报记者支倩倩
通讯员李新春
多元化课程体系
释放汇泉个性
“幸福教育最终指向的是学生的快乐成长,希望学生在小学六年后,成为一个有梦想,会阅读、常感恩,有情趣,有综合实践能力的人。”汇泉小学校长郑春艳说,从学校整体课程体系建构的角度出发,围绕学校培养目标,以一个学年作为一个研究单位,对每天、每周、每学年的课程进行统一的规划,将常规的课堂教学与各种教育活动,进行了合理整合,互相促进,融为一体,努力打造富有学校特色的幸福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幸福、创造幸福。
音乐、美术、体育以独特的方式作用于学生,而现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不重视,家长要么直接放手,要么就是花钱上辅导班学特长,那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呢?有了微课程的实施,有了切入点,学校针对不同学科的实际,分学科实施了多种微课程,六年一轮回,每个学生的学科素养都得到了序列化的有效提升。
众所周知,最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式的,除了校园和家庭环境浸润,汇泉小学统一规划户外种植、菁藤园活动、香草园亲子植树等综合实践特色活动,利用学校课程时间、课外时间、节假日时间,让综合实践活动真正来源于生活。
探索养成教育模式
提升学生综合范儿
汇泉小学始终翻新地抓养成教育,从细节倡导-内化养成、学科素养-分段侧重、全年规划-活动促化、岗位体验-实践提升几大方面,循序渐进,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习惯养成。积极倡导幸福教育“八个一”:①每天唱一首歌——感受美的熏陶(鉴赏力)。②每天练一张字——守住传统文化(民族心)。③每天写一篇日记——留下人生的轨迹(表达力)。④每天运动一小时——练出强健的体魄(意志力)。⑤每天读一会儿书——丰富人的内涵(思想力)。⑥每天玩耍一小时——体验童年的快乐(会生活)。⑦每天演讲一分钟——学会交流与沟通(自信心)。⑧每天至少做一样家务活——学会责任与担当(生存力)。八件事情不是要求天天都做每件事,而是灵活机动安排,天长日久,日积月累,内化成一种追求,内化成一种习惯。
学校分学段分重点养成学习习惯,入校课程——培养低年级学习习惯,指导预习——培养中年级预习习惯,梯度作文——培养语文习作习惯,教会学生积累。能力竞技——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汉字英雄”“计算小能手”“单词达人”“泉之星”思维大赛等,以赛促练,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从每天、每周、每学年三个层面,将常规的课堂教学与各种教育活动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并借助幸福币的流通,将课内外、学习、生活习惯的评价与奖励融合起来。学校设立了校长助理、红领巾执勤岗、迷你交警队、校园小巡警、环保小卫士、幸福拍客小记者团、“声动汇泉”小广播、魅力小主播、新生代小导演、创意小编辑等十几个校园实践岗,强化了责任意识,提高了公民素养。
畅行万里路、自信千日说、悦享百经典、养好十习惯、精通一技能,让孩子们一起在汇泉小学享受读书的乐趣,体验艺术的魅力,感悟生活的美好,为终身成为幸福的汇泉人奠定基础。
宽容出错的孩子
教学质量步步为赢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学校每学期教学检查三次,采取抽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抽查考试科目平时随堂、单元检测,检测由学校分级部统一组织,教导处对检测成绩进行及时分析和干预。关注细节,精心打磨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不踞守讲台,宽容出错的孩子等等,进一步规范并创新了阅读课、科学课、音乐课、地方课程、综合实践课,组织了教学主题研讨、研究性学习和评课活动。
汇泉小学的课堂引进了“智课堂”教学软件,对授课内容、随堂练习拍照,随即全部呈现在电脑上,当堂展评交流,同时设立了随堂检测本、错题本等,提高了课堂检测的实效性。关注优秀师生和特长师生发展,出版印制个人诗集、作文集等作品,给师生提供了更大展示空间,改革教师论坛形式,教师脱稿并运用课件,实现高端、自主、实效。
幸福教育是汇泉小学的文化标签,回顾2016年的教育工作,汇泉小学于特色之中,演绎着文化之韵,承载着师生幸福,铸就着品牌之魂,于无声无痕之中向外界传达了自己的光辉形象。
新闻推荐
时值中荷人寿山东省分公司成立10周年之际,以“感恩”、“回馈”为主题的中荷人寿山东省分公司2016年客户服务节正式启动,旨在答谢新老客户一直以来的信赖及厚爱。中荷人寿山东省分公司2016年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