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72.6%的受访者觉得“孝老假”有必要,14.9%的受访者觉得没必要,12.5%的受访者感到不好说。
在北京某外企工作的徐桥介绍,她每年的带薪年假只有8天,“我的户口不在北京,回老家办个手续,来回两三天就没了,带薪年假都用来处理自己的事情了,想匀出来陪陪父母,根本不可能。”徐桥说,自从上大学后,她从来没给父母过过生日。
对于当下多地鼓励休“孝老假”,66.2%的受访者认为便于孝敬老人,非常有必要,65.7%的受访者觉得有政策鼓励是好事,55.9%的受访者担心成“纸上福利”,7.9%的受访者感觉没必要,影响工作。
京鼎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张星水说,上班族工作压力很大,社会应酬多,经常加班加点,很多家庭又是独生子女,一些老人一年到头只有春节能够见到孩子,“‘孝老假\’能施行肯定是好事”。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文钊说,政策倡导休假,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一方面,这表明了政府支持年轻人用实际行动孝敬老人,起到倡导作用。有条件实施休假政策的单位会把‘尊老\’当成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整个社会还是有实施的契机的。这些假期对于传统文化的复兴,促进人们观念改变、培养良好品质等都是有意义的”。
徐桥说,一些在政府机构上班的同学,基本能够保证每年20来天的探亲假,但这对她们来说根本不可能,“我现在最希望的是少加班,回到家后还有精力跟父母视频、聊天”。
调查中,84.3%的受访者担心“孝老假”的落实情况,其中32.6%的受访者非常担心。
新闻推荐
△首发式现场。本报记者焦睿摄 △《桃李春晓》封面。本报记者焦睿摄 本报讯(记者焦睿)近日,李晓及其弟子作品集《桃李春晓》首发式在靖远六中隆重举
△首发式现场。本报记者焦睿摄△《桃李春晓》封面。本报记者焦睿摄本报讯(记者焦睿)近日,李晓及其弟子作品集《桃李春晓》首发式在靖远六中隆重举行。当日上午9时首发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