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萍
在平川区电力路街道旱平川社区水电处家属院里,今年91岁的汤正义老人,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锻炼身体。多年来老人一直有一个习惯,就是无论冬夏,每天坚持喝凉水,虽然已经是91岁高龄了,可他的身体比其他年纪小的老人还要硬朗。他特别喜欢和别人聊天,平时爱说爱笑,会玩会闹,是大家眼中的“老顽童”。
润林联杨静泽书本报记者朱德军摄
图为老人跳起了新疆舞。本报记者张萍摄
图为老人展示亲手制作的绢花。本报记者张萍摄
喜欢热闹喜欢唱歌跳舞
在平川区电力路街道旱平川社区水电处家属院里,记者敲开一扇蓝色的铁门,穿过一个小小的花园,花园后面是一间老式红砖结构的平房,平房里面的结构是个小套间,这里就是汤正义老人的家。
据了解,汤正义老人是四川重庆人,1952年由西安煤炭学校毕业后,先后在甘肃窑街煤矿、山丹煤矿工作。最后于1965年来到了白银市平川区,1968年由大水头煤矿调至水电处工作直至退休。
据电力路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汤老是一位热心肠的“大好人”。据悉,自他老伴1972年去世后,汤老一直独自生活。后来汤老的一位老乡带着侄子来平川工作,后因事故,老乡撇下了侄子离开了这个世界,汤老看着孩子孤身一人太可怜,于是把老乡的侄子当成自己的儿子抚养成人。现如今,他已经成家立业,因为工作需要,汤老又开始帮忙照看孙子。
“汤爷爷,听说您平时还要洗衣做饭?您的身体能吃消吗?”“没问题!我的身体好得很。我会做饭、会绣花、会做衣服,女人会做的事情我基本上都会,哈哈哈哈……”汤老爽朗的笑声不绝于耳。说起手艺,汤老说自己现在耳朵稍微有点背,但是视力特别好,给绣花针穿线没有一点问题。
汤老表示,自己特别喜欢和别人聊天,尤其是那些会唱歌跳舞的人。“我喜欢热闹,喜欢唱歌、喜欢跳舞,还喜欢外出旅游。从1997年开始,我就全国各地开始跑,截至目前,除了内蒙古和西藏没去过,全国各地其他地方我都去过了。”
喜欢喝凉水保持乐观的心态
对于大多数同龄人来说,这样的年纪,生活能够自理已经相当不错了,但是这对汤正义老人来说,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是他的追求,他不喜欢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就应该自己打理。
“我喜欢年轻的感觉,我要保持一个年轻健康的心态,今年我去广西的时候还专门买了个假发,戴上假发,我在别人眼里未必是个老人呢。”说起自己目前的生活方式,汤老亲自展示他的养生之道。“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锻炼身体,活动身体各个关节,深蹲、扩胸、捶腿、小跑、弹跳……然后再吃早餐。”汤老在为记者展示他的健身操时,一套动作做下来后,虽然有些喘粗气,但是老人相当精神,完全没有劳累的感觉。
据了解,汤老是个非常乐观的老人,很少有什么烦心事放在心里,平时爱说爱笑,会玩会闹,是大家眼中的“老顽童”。对自己的生活总也是安排得井井有条,买菜、做饭、洗衣服,一切家务都能够自己完成。他每天都坚持出门锻炼,很少生病。他性格开朗,朋友很多,他身边总是有许多能够陪伴和交流的朋友。他没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吃东西从不挑食。多年来老人一直有一个习惯,就是不管冬夏,每天坚持喝凉水,他觉得喝凉水可以增强自己抵抗力,虽然已经是91岁高龄了,可他的身体比其他年纪小的老人还要硬朗。
爱好广泛喜欢自己动手做手工活
汤老爱好广泛,从年轻时起,就喜欢参与各种文体活动。他喜欢自己动手做一些手工活,做绢花、装饰品、布鞋、鞋垫、织毛衣等,他样样精通。
采访中汤老的女儿告诉记者,汤老心地善良。“他每次出去旅游,都会给我寄回来一个大包裹,里面全是些别人不要的旧衣服,等他回来之后,他又把这些旧衣服清洗消毒好之后再一一寄给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们。”
据了解,这十多年来,汤老一直坚持做好事、做善事,常常主动帮助有需要有困难的人,从不计回报。他义务抚养照顾父母不在身边的同乡孩子,几十年如一日;他常年坚持从亲戚朋友处收集衣物,然后捐给贫困地区有需要的困难家庭。他退休工资虽不足3000元,但总会定期寄一部分到家乡的相关部门,捐给当地的贫困家庭。而他自己的生活却过得非常清贫,很少见到他吃些好的,每天米饭青菜,却依然满足快乐。
新闻推荐
8月4日,由国家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各省教育厅关工委协办的第19届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主题教育活动演讲总决赛在北京举行,经过激烈角逐,甘肃省荣获2个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