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乔斌)一个班级65人,学生桌椅从讲台附近一直排列了到教室后门,五六十平方米的教室挤得满满当当。“我常常担心,万一出现突发事件,孩子们连跑都跑不了。”这样的教学环境,让就读于平川区乐雅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家长房先生忧心不已。记者调查得知,虽然教育部门和各学校为了解决大班额想出了各种办法,但是彻底解决并非易事。
心声:大班额令家长忧心,老师坦言压力大
房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在乐雅小学读一年级,儿子所在的班现有65名学生,入学时看着密密麻麻的分班表本来还很担心,结果发现其他班学生甚至还要多。“学生挨着学生,教室又小,有的学生在课桌上单肘握笔才能腾出足够的空间写作业,我想如此的教学环境,学生怎么能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房先生说,开家长会的时候更是深有感触,那么多家长根本坐不下。
不仅家长担忧,老师们也感觉压力很大。乐雅小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告诉记者,一个班30名学生和60名学生显然是不一样的。孩子多首先是管理难度增加了,而且根本不可能每个孩子都照顾到,“尤其是提问问题的时候,不能给大家提供平等的机会。”该老师说,老师除了给学生授课外,还要大量为学生指导和服务,如批阅作业,指导学习,解决心理问题等等。超大班额只顾着节省教育成本,却也造成对老师的工作权和健康权的侵害。
回应:争取尽早解决超大班额现象
记者了解到,我国《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意见》都明确规定了,城市中、小学班级规模应分别控制在50人、45人,超过这一规模的则被称之为“大班额”或“超大班额”。
对于乐雅小学大班额现象,平川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平川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浪潮的影响,仅仅10多年,乐雅学校已由当初13名教师、230名学生的小学校,发展成为一所130名教职工、1800多名学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今年秋季,乐雅学校按照区教育局《关于做好2016年秋季初中小学和幼儿园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精神,发布了《招生公告》,按照招生范围,开展了一年级的招生工作。但由于开发区特别是水沟沿一带,是进城务工人员的主要暂住地,人口流动性大,给合理规划班级建制带来了不确定性,造成该校一年级出现了65名左右的大班额现象。
“我们随即在该校开展了一年级新生家访活动,同步核实了相关信息。在确保不影响学生上学的基础上,正在腾挪教室,协调师资,综合施策,争取尽早解决该校超大班额现象。”该负责人说。
大班额“瘦身”路还很长,面临诸多现实难题
不过对于教育局的说法,采访中,有的老师持怀疑态度。“一所学校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校园面积就那么点儿,教室就那么多,师资力量也不是说扩充就能立马扩充的,因此教育局的表态,我不觉得大班额问题就会立马得到解决。”一位教师说。
记者调查了解到,针对大班额、超大班额“遍地开花”的现象,国家层面出台了不少文件明确要求予以“遏制”,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对此都有所提及。然而,教育资源要想达到合理的配置,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难题。
“主要问题就是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不能实现‘均衡化\’,城市学校建设与城市发展没能达到同步。”一位从事多年教育行业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何尽快达到这样的目标并愿意为之改善,这得需要政府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新闻推荐
□杨文虎新闻背景——近日,一段监控视频在网上快速传播:7月23日15时,一辆白色轿车在园内道路缓缓停下,10秒后,白色轿车副驾驶座车门打开,一身着浅色连衣裙的年轻女子下车,来到驾驶员所在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