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新的爷爷留下来的锔匠挑担。本报记者于悦摄陈荣新正在用弓钻给壶打孔。本报记者于悦摄陈荣新锔好的一把紫砂壶,壶嘴壶盖都是后补的。本报记者于悦摄锔补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艺,最早出现于1000多年前的山东等黄河中下游地区,“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是对它的典型描述,很多老济南人小时候都听到过街上“锔盆子锔碗锔大缸”的吆喝声。齐鲁晚报记者找到目前济南唯一的一位锔补非遗传承人和一位锔器玩家,从他们那儿了解到济南人锔补的手艺和历史。
口述人:济南锔补非遗传承人陈荣新济南锔器收藏和研究者张湜采访整理:本报记者于悦
爷爷的手艺
传到我这里是第三代
陈荣新:锔补这门手艺是从我爷爷那里家传下来的,传到我这里是第三代,至于他是从太爷爷那儿学的还是拜师学艺,现在不得而知。村里老百姓家的盆、碗等摔破了不舍得扔,就会找本村锔匠。我们那里的锔匠只有爷爷一个,他不仅在本村里挑担锔补,还经常去附近的几个村子走走,有时候转得远了当天都回不了家。爷爷当年挑的担子我至今还保存着。在我十三四岁时,就耳濡目染跟着他学会了锔补,有些活我都能上手做。
锔匠都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担子的一头挂着锣,前面吊着一个鼓槌,挑起担子后随着身体的摆动,鼓槌自动打到锣上发出声响,这时附近的人家就知道锔匠来了,纷纷拿出家里需要补的生活器物。有时,锔匠也会伴随着锣声,喊一句“锔盆子锔碗锔大缸”,济南这边就是如此。
张湜:我生在济南,小时候如果家里的碗、盘等坏了,都是我拿去让锔匠修补。走街串巷的锔匠从没有固定的摊位和场所,每当听到“叮当、叮当”的声音时就知道锔匠来了。有了生意后,他们放下挑担,坐在小马扎上,摔成三瓣的碗在他们手中几下就能修得滴水不漏。他们一边锔,我一边蹲在旁边观察,感觉非常神奇,这个场景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锔补这种工艺在我国至少有1500年的历史,“锔”字最早出现在《玉篇》中。锔补起源地在黄河中下游,也就是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在章丘附近,还有好多锔匠村,一个村子里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锔匠。东北地区和南方的很多锔匠都是从山东这边普及过去的。绝大多数锔匠都是农村的,他们并没有脱离土地,每年的秋收和麦季他们必须参与,农忙结束后才会挑担出去拉活。
每周六仍去文化市场
为了见见圈内朋友
陈荣新:以前锔个东西很便宜,一个锔钉只收5分钱,而且都是些大钉子,一次用得不多。爷爷也是为了养家糊口才干这行,一天赚个块儿八毛,家里七八口人都靠他那一点收入。我父亲虽然也学了锔补,但并没有干过这一行,到了上世纪80年代,整个市面上都看不到这门手艺了。
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认为做锔匠这行很低贱,不再想学这个东西,而且比较难学,虽然看着不起眼,但一般人的确不能很快上手,像旧社会学徒至少三年才能出师。另一方面,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里破个碗什么的就直接扔了,不需要再补起来,随着塑料碗等的流行,锔补就这样断代了三四十年。
1983年,我爷爷去世了,20多岁的我开始做个体运输,其间有朋友需要我锔东西我也帮过忙。随着年纪变大,不想再天天出去,直到2000年左右我重新拾起了锔补。直到现在,每周六上午我都去英雄山文化市场东门,10点多钟就回来。目的倒不是为了挣钱,而是见见圈内的朋友,沟通交流一番。
张湜:上世纪70年代,随着瓷器的机械化生产降低了成本,且塑料制品出现,锔匠就逐渐从社会上消失了,这就意味着锔器这种东西已经不可再生了,只能逐年减少。而且,当时是买方市场,锔补过的东西因为不完整没有人稀罕,价格非常便宜,甚至都被当做破烂扔在街上。
一个小壶400个锔钉
一个锔钉十多道工序
张湜:锔匠从使用工具上可分为三种流派,一种是弓钻,钻杆短,特别容易掌握重心,更换钻头简单,转速最快;另一种是砣钻,就是有一个横杆上下拉动陀螺带动钻。还有种叫皮钻,钻杆也比较长。这些类别中弓钻是最普及也是最好使用的。
陈荣新: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锔补的主要工具就是金刚钻,原来出产于山西地区,做工很精密。据我了解,金刚钻的做工现在已经远不如以前了。如今,我有时也会使用电钻钻孔,对于较厚的材料速度快一点,但真要把活做精细还得用弓钻。
不论什么材质,正常锔补器物的流程都是:先用麻绳把碎片紧紧地扎在一起,恢复原样,再用弓钻打眼,就像拉二胡一样拉弓,在两个碎片边上各打若干个孔,小孔直径最短的有0.5毫米。然后再把锔钉用小锤敲进孔里,并且要挂住,原理像订书钉一样。因为锔补讲究纯手工,从小到大的锔钉都是我手工打出来的,最短的只有两毫米半。
锔钉的原料一般是铜、铁或不锈钢、金、银等,只要是金属的东西都可以,但不能太软,否则不结实,比如18K金和925银才可以,纯金纯银则不行,经过千锤百炼后打成锔钉。锔补从原料到工具都是我一个人制作,但像锔钉这种东西我从不外卖,只自己使用。
锔补的时间长短要看器物的破损程度及使用多少锔钉。例如,我锔的一个小小的8厘米口径茶壶,花了半个月工夫,用了400多个锔钉,费事程度可想而知。从拉丝开始,锔一个钉子需要十多道工序,而且,只是锔上钉子并不代表工序的完成,还得“养”这个器物,不仅让它变结实,还要摸起来不粗糙,和器物本身融为一体,这道工序最少也需要一个星期,因为我们得向顾客保证不会漏水,也不会掉锔钉。
有的不懂行的人做锔钉是直接在铜板上画出样子来剪,然后用胶粘到器物上,这种方法如今被很多行内人使用,但非常不耐用。
从生活用品变身藏品
千件锔器玩家要出书
陈荣新:我们家锔补的手艺按规矩不能外传,现在我也只教给了女儿,15岁的她也学会了基本的锔艺步骤。其实不只锔补,爷爷还传给我另一门手艺,就是手工补壶嘴和壶盖,用的材料是锡,因其熔点低,直到今天使用铜和铁的也很少。如果用不锈钢的话得用模具铳,因为硬度太高,手工没法打。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锡不好买,只有工厂里才能用到。我只能就地取材,搜集这种原料得看谁家用中华牙膏,因为那时它的牙膏皮外面包一层纸,里面是锡做的,而且材质不错,但非常薄。通常我都得找来一大袋子用完的牙膏皮,融化后做成锡板再打出来。
随着瓷器、紫砂壶等玩家的增多,锔补也渐渐从一种日常生活的必需手艺变成高档工艺,锔壶的价格也上涨到几千乃至几万元,甚至有些壶即便是完好无损,也会用黄豆把它撑坏了,然后补裂缝。早在清朝,有些富家子弟就会这样做,而且是用金锔。有的人锔补作假,就是在完好的壶上画出图案来,让人锔上钉子,做出好看的纹路,但即便画得再好看,也没有真的破损了再锔的味道。
张湜:我今年75岁,十几年前从国有企业退休时开始接触锔器收藏。像瓷器、玉器、字画等价格高昂的物件,是工薪阶层可望而不可及的,而且也需要很多专业知识经验,这些东西我都欠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古玩市场上锔补过的器物,因为对这种工艺比较熟悉和亲切,就开始了这方面的收藏。
锔器的价值主要存在于自身的文化内涵,它见证了人们的生活历程和变迁。如今我收藏了1000多件陶、瓷、木、玻璃等各种材质的锔器。随着收藏量逐渐增多,我也开始了对这种器物的研究,并写了一本研究中国锔文化的书稿。由于锔文化在业内较为冷门,参考资料有限,目前还在修改过程中,成型后大约10万字,争取今年年底能出版。
新闻推荐
8月12日,北京中医医院的大夫为亚欧国家传统医学管理研修班的学员演示拔罐。新华社发在里约奥运会上,以菲尔普斯为代表的外国运动员变身拔罐“粉丝”,让中式拔罐成为新晋“网红”。不过,虽然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