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虎文/图
图为社区居民在图书浏览室看书。
图为悦民社区的爱心超市。
图为照料中心内干净整洁的床位。
“爱心慈善超市”为低保困难户节省生活开支,“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辖区老年人中午提供休息场所,“休闲娱乐室”让辖区居民尽情释放欢乐,“图书阅览室”帮助大家共同学习进步……近日,记者走进白银区公园路街道感受了社区为居民们营造出的幸福。
记者了解到,白银区公园路街道悦民社区位于国道109线城区过境段以南,产业园规划内纬三路以北,白榆公路以东,银光公司西围墙以西,面积10.6平方公里,辖区内有中科院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园,非公企业101家,居民楼房31栋,商业网点46家,辖区总人口3016人。社区在2012年3月经区委区政府批准成立,于2013年1月正式办公,设政务服务中心、会议室、图书阅览室、综合办公室、爱心慈善超市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如今社区已经成为集社区服务、社区办公、社区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场所。
“爱心慈善超市真贴心”
走进悦民社区爱心慈善超市,记者看到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在货架上摆放的满满当当,其中各商品区的牌子还醒目地标明了日常用品区、副食用品区、爱心捐赠区、捐赠物品变现区和粮油区。
据社区书记高重庆介绍,爱心慈善超市占地107平方米,是由街道社区和居民共同参与的一种全新的社会救助方式,低保困难户可以在爱心慈善超市内购物时获得价格优惠。“符合救助条件的救助对象,在超市购买生活必需品时可享受10%~30%的价格优惠。超市的物品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另一方面是街道筹资所采购的油、米等用品。为了实实在在利民惠民,超市还建立健全了捐赠物品的接收、发放、保管等各项管理制度,定期审核慈善爱心超市的财务状况和捐赠物资的接收、发放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监督。”高重庆书记表示,社区居民来超市购买商品时,只要拿出低保户的证件就可以享受价格上的优惠。
记者了解到,2013年7月,白银区公园路街道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筹集资金30万元,在悦民社区内建成了公园路街道第一家爱心慈善超市。魏兴兰是悦民社区的一名低保户,她告诉记者由于没有工作,家里的收入和开销仅靠丈夫一人在外打工维持,自从悦民社区有了爱心超市后,很多家中的日常用品魏兴兰都来这里购买,这让她紧巴巴的生活省了不少钱。“同样牌子的一桶清油别的超市卖80元,超市里给低保户卖也就70元,能便宜10元钱,正好我们家一个月就得一桶油。还有大米,外面卖80元,这里面卖70元,也能便宜10元钱,还有平时家里用的鸡精、牙膏、盐等用品,算下来平均一月最少能省近100元钱。爱心慈善超市真贴心,为我们低保户每月省了不少钱。”提起爱心超市的实惠,魏兴兰向记者算了一笔账。
据高重庆书记介绍,社区内的爱心慈善超市救助对象主要包括低保户、残疾人、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高于低保标准的边缘困难户和因突发事件造成生活临时困难的其他居民,还把政府、企业、个人等捐赠渠道的爱心有效结合起来。在爱心超市,记者还看到了标有白银区总工会、白银区城管执法局等爱心单位捐赠的爱心衣物。“超市的衣服、鞋,主要是爱心人士捐到爱心超市的,本来我们社区贫困户也多一些,尤其是残疾的,没有工作的,像这些衣服对他们有很大的帮助,他们到这来,只要他们需要,就可以直接领取走。”听着高重庆书记的介绍,记者深感爱心慈善超市为特困人群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服务,已经成为社区居民的爱心港湾。
“日间照料中心很方便”
随后,记者走进了悦民社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记者看到中心内,床铺整齐,房间还配有电视,整个环境温馨整洁。
据高重庆书记介绍,目前社区开设了3间共计9个床位的休息照料中心,极大方便了辖区老人在社区活动时中午的休息。“社区重点是对辖区60岁以上的高龄、空巢、独居且生活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多项服务,并以日间照料中心为平台,引入党员志愿者参加服务,开展争做合格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今年68岁的强有德老人是悦民社区辖区居民,由于每天都喜欢出来散步,中午休息一直是个麻烦事。自打社区有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后,强有德老人由衷感受到了方便。“现在,中心还有厨房,有时我买点面在这里还能做饭,社区工作人员也帮我做,中午还能休息,感觉真方便!”
记者了解到,悦民社区以“日间照料中心”为平台,还开设了1间休闲娱乐室,1间图书阅览室,1间健身康复室,1间配餐室,架起了一座颇具“贴心、悦心、暖心、爱心”特色的连心桥。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乔斌 家住平川区平塘路的马维珍老人今年95岁了。老人说,自己的“驴友生涯”得从90岁开始算起。国内好玩的地方,自己都陆续去过了。“下回想去西藏。”老
本报记者乔斌家住平川区平塘路的马维珍老人今年95岁了。老人说,自己的“驴友生涯”得从90岁开始算起。国内好玩的地方,自己都陆续去过了。“下回想去西藏。”老人说。女儿一旁听着,赶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