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要穿新衣新裤都有现成的出售,因此,曾经很吃香的裁缝师傅在达城已很难寻觅。昨日,社区记者在达城西外憩苑小区外,无意间看见一位老裁缝,戴着老花眼镜为过往市民缝补衣物,在方便他人的同时,也“缝补”着自己的幸福晚年。
50载剪裁手艺 服务万千人家
这位老人叫田国信,家住达川区桥湾镇白鹤村,今年76岁,是一个有着50年精湛手艺的裁缝师傅。田师傅原来居住在农村,现在随小儿子进城住进了漂亮的小区,闲来无事,就搬出老旧缝纫机,给市民缝补衣物。
田师傅告诉社区记者,50年前,他26岁,刚成家立业,当时想学门手艺养活家人,便拜当时公社缝纫社有名的文德奉先生为师学裁缝。通过几年的学习,他很快掌握了衣服裤子的剪裁技术,后就在家独自缝纫衣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缝纫师傅十分吃香,请的人很多。平时淡季,他就在家接活。若遇冬腊月旺季,许多农户家庭都要请他到家裁剪衣服,或做身过年新衣服,或做嫁妆新衣服,生意忙得搞不赢。尤其是1972年和1973年,他连续两年都没在家过年,因为衣服没有做完,房东老板硬要师傅除夕夜加班,以便新年第一天能穿上新衣。有时走村串户一家就要做四五天,因为那时家庭人口多,晚上还要加班做。
据田师傅介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布匹紧张,实行定量供应,发布票。1961年,每人发1.8尺布票,要结婚的,凭结婚证发1.2丈布票。后来逐步增加。到上世纪70年代时,每人发1.5丈布票,尽管那时人们的物质生活贫乏,但逢年过节和婚嫁迎娶都还是要做新衣服的,因此,有他这样手艺的人,在那个年代相当受人尊敬和欢迎。那时的“五匠人员”,也要将收入的工钱交生产队集体评工分,做一天收工钱1.5元,上交生产队1元,评工分10分,那时他们那里每个工日(10分为一个工日)值0.40元,平时在家缝纫衣服每件收0.3元到0.4元工钱。
对于当时衣服的布料,田师傅说,那时买的布都是棉布,有花布、蓝布、阴单布、劳动布、宽白布(自己买膏子染料染布),最好的就是华达呢和灯芯绒。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衣服布料越来越好,各大商场销售的服装琳琅满目,人们开始买衣服穿,他的缝纫手艺逐渐被冷落。但几十年来,经他剪裁的衣物数以万计,看见市民穿着他制作的漂亮衣物过年添彩时,他也感到十分幸福。
迷恋缝纫剪裁
生意冷清也不放弃
社区记者看到,老人使用的老式缝纫机已显得“陈旧斑驳”。田师傅说,这“铁疙瘩”是他一生的宝贝,至今都舍不得丢弃。“想当年,缝纫机产得少,购买缝纫机还要托人走后门。”他的第一台“飞人牌”缝纫机是1972年提着自家土鸡蛋,通过缝纫社师傅在区供销社托关系买来的,花费140元。1981年,他又换了一台“解放牌”缝纫机,一直跟随他到现在。连同他的裁剪工具——尺子、线包、画片,还有熨斗(老式的是里面生炭火)、剪子等,都已成为他生命里最喜爱的东西,伴随他走过了50余载。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成品衣服的增加,缝纫衣服的人逐渐减少,缝纫生意一落千丈。田师傅说,虽然现在很少有人打衣服了,但缝缝补补还是需要的。平时没事时,田师傅就推着自己加工做的带轮子的缝纫机,摆在路口接点缝缝补补的活。儿子叫他在家享享福,他却不干,说一天不摸缝纫机就不舒服。田师傅说,他要继续缝补下去,在方便顾客的同时,也在修补中度过幸福晚年。
(本报社区记者 邱一彪 谯继)
新闻推荐
每吨分别降低245元和2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