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三庚数头伏”,6月21日,夏至。天文专家表示,同去年一样,今年的三伏天也是40天。
夏至不仅是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还决定着当年伏天的长度。
传统推算方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为“三伏”。
“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说,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当出现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初伏、中伏和末伏的天数加起来就是三伏天的总天数。“今年夏至到立秋有5个庚日,因此今年的中伏是20天。”
具体到今年的“三伏天”来说,7月17日交“初伏”,7月27日交“中伏”,8月16日交“末伏”,8月26日“出伏”。
气象资料显示,伏天热与不热不是由持续时间长短而定,而是由大气环流背景,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强度和控制的时间等因素决定的。
“入伏后由于气温较高,太阳辐射强,空气湿度大,人们会感到天气闷热难耐,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赵之珩说,“此时节,公众要格外注意防暑降温,及时补水,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据新华社天津6月21日电)
新闻推荐
□司马童6月8日早晨,湖南邵东光明小学班主任朱雄军、许卫东发现留守黄姓兄妹未按时到校,打电话询问也无人接听。于是马上商定,一人在校值守,一人顾不得吃饭赶去学生家紧急家访,推门一看,发现祖孙四人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