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众报临沂讯(通讯员孙磊丁高峰)本是幸福的五口之家,却因病魔的一再降临,让兰山区方城镇吕家寨村的55岁的王立芹一家苦不堪言。
王立芹和丈夫吕高绪生了两女一儿,本是很平常的农民家庭。丈夫吕高绪患有尿毒症27年,大女儿在16岁的时候查出了患有肾炎,次年17岁的二儿子也查出了肾炎。“那时候并没有觉得是个多严重的病,只是拿点消炎药之类的给孩子吃,儿子中考后辍学,就再也没上学。”母亲王立芹对笔者说,二儿子辍学后吃了一段时间的药,感觉身体状况不错了,便去了上海打工,家庭的一切好像回归了平静。
2012年,大女儿肾炎也转变成了尿毒症,最后因为没钱治疗去世了。就在大女儿去世的那年,儿子也因为病情加重转成了尿毒症。“儿子在上海打工的时候还认识了女朋友,当时领回家准备结婚的,结果查出了尿毒症,治疗了一年后,还是没有好转迹象,女朋友也离开了。”母亲王立芹说起孩子们的病情,老泪纵横。
为了治病,这个苦难之家阴云重重。如今,31岁的儿子每周都要去临沂市中医院透析3次,每次去都要转乘两班公交车才能到达医院。
在王立芹家的桌子上,密密麻麻的全是药。“孩子爹说患了这个病,多少钱都没有救,但是我实在不能看着儿子再像大女儿一样离开,我砸锅卖铁也要给他治病!”王立芹说。谈到经济状况,王立芹不停叹气。儿子每次透析报销后花费大约在150元左右,一个月花费要2000多元,一直都是东拼西凑维持着。王立芹每个月靠打工来维持儿子的透析费用。但是2016年春节后,丈夫吕高绪的尿毒症更加严重了,连翻身都成了难题,于是整日在床前伺候的王立芹再也没有机会外出打工。因家庭重担都压在王立芹身上,整日干重活,休息不好,她也患上了腰间盘突出,有时疼得厉害,自己只能忍着,她想的最多的是一定照顾好爷俩。
看到这家人如此艰难,村里给他们家申请了低保,每到过节镇里和村里都去他家走访慰问。同时,吕家寨村村支书发动村民进行募捐,筹款1.8万余元。王立芹带着儿子去医院想做肾脏配型,但是却被告知,仅仅是配型需要的花费就不止1.8万元。
5月25日,公交公司志愿者组成一个24人的爱心团队,为这困难的家庭送来了米面油和公交卡,方便王立芹一家乘车去市中医院透析。疾病可以夺去生命,但不可能夺去人间的真情。大家联手,为他们一家带去希望。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广州电十年前,南中国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体——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拉开帷幕。十年前,泛珠内地九省(区)国内生产总值为4.9万亿元;如今,这个数字激增3.8倍至18.6万亿元,占全国33%。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