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近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月汽车销量环比下降16.64%,同比下降7.12%,延续了此前产销连续双降的下滑趋势,而且降幅之大超过了预期。业内研判,车市的第二轮降价潮恐将不期而至。
“官降”加速蔓延
在中国汽车市场整体下行的大环境下,各大车企今年初制定的销量目标岌岌可危,适时的减产已成为应对危机的无奈选择。
据悉,今年上半年,宝马率先调低了对经销商二季度的供货量。北京现代也于6月主动下调了销售目标,并降低批发量,减少经销商库存,捷豹路虎也明确将对经销商的销售目标要求降低10%-20%。与此同时,一汽-大众、上汽通用、长安福特等车企的7月产能都比原计划有较大调降,其中一汽-大众7月减产超过3万辆,减产幅度接近30%。上汽通用北盛基地减产近万辆,减产幅度接近40%。
实际上,降价成为刺激市场的首选手段。早在今年4月,包括南北大众、上汽通用、长安福特等各主流合资车企都已经通过一轮官方降价来尝试救市。
进入8月,北京现代再次官方宣布,对旗下ix35和全新胜达两款SUV车型进行官方指导价下调,其中ix35全系价格均下调2万元,新胜达最高降幅接近3万元。紧随其后,东风悦达起亚官方宣布旗下SUV狮跑降价5万元,智跑降价2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合资品牌的官降行为已经蔓延至自主品牌。继长城、一汽两家自主品牌宣布官方降价后,江淮汽车也在近日加入到了官方降价的队伍。此次自主品牌的官降政策均涉及到了旗下畅销产品。
据威尔森汽车数据研究调查显示,6月乘用车市场成交均价为14.5万元,环比下降2104.2元,同比下降4%,折扣率为12.2%,折扣金额为20097元。整体市场折扣率为10.4%,与去年同期仅为6.9%相比,折扣多了4770元。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伴随着各大车企接连宣布官降,所释放的压力将很快传导至同档次的主要竞争对手,并为相近的其他品牌和车型带来巨大压力,市场或将引发新一轮降价潮。
降价也是无效
以往降价促销似乎是车企最有效的营销手法,但今年实际效果却没有想象中那般神奇。以上半年各车企销售数据看,率先掀起官方降价潮的上海大众、长安福特等车企没有在降价促销中尝到甜头。上海大众差1万辆完成中期目标,而长安福特则结束了连续三年的高增长态势。
“没有任何一个车企,允许他的竞争对手,在价格方面占据绝对优势。一方降价,另一方也会跟进,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降价,所谓的降价优势便无法体现。”业内人士说。
寄望政策救市
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有的车企已经开始游说政府官员,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救市政策帮助车企和经销商渡过难关。有车企老总表示,虽然像2009年的1.6L购置税减半政策再出台的可能性不大,但在不增加汽车总量的前提下,出台以旧换新和二手车扶持政策,对汽车市场还是有巨大好处。
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对此的反馈是——“今年车市出台刺激政策的可能性为零”。
本报综合报道
新闻推荐
市卫计委组织派驻纪检委员座谈日前,市卫计委组织召开第二次派驻纪检委员座谈会。会上,派驻纪检委员汇报了履职一个多月来的各项工作开展情况,重点汇报了全面梳理A级风险点和做好“三重一大”实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