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忆竹(旌阳)
近日,广东惠东县一科级干部负债10多亿元携家族十几人“失联”,涉及债务人82人,债务总额超过14亿元。干部脱岗“失联”现象近期频频出现,这反映出我们部分地区和部分岗位在干部监管上出现的一些“过松”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遵循“三时”原则,建立健全干部管理教育机制,拧紧干部监管的“发条”。
古语有云:“堤溃蚁穴,气泻针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成功关键看党员干部,而每名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品格作风都将影响着整个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影响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对于少数干部出现的“失联”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坚持防微杜渐、以小见大的原则,从细节和小处着手,加强对各类违纪行为的惩处力度,杜绝“警而不处”、“处而不实”现象的发生。及时进行问责,通过纪检部门加大自身的监管力度,对以脱岗失联名义畏罪潜逃的行为绝不姑息,拿出严肃、严格、严厉的态度来处理“失联”现象,“给力”问责相关的涉事官员,同时对于在监管上“失之于宽”的相关责任人也进行责任追究。
适时的教育,是永葆党员干部强健之躯的“钙”,有利于其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有助于思想和觉悟的提高。一方面,应加强对干部的日常教育,要积极开展警示教育和法制宣传活动,提高干部的责任意识,从源头上遏制党员干部脱岗失联的贪腐现象;另一方面,注意在干部管理的重要节点,对干部进行“关键时点教育”,包括:干部换届、提拔、交流等关键节点前后进行形式多样的德育和党性教育。“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质变都是由量变引起的,每一个质变都应积极关注。优秀的共产党人雷锋也曾做过“水滴”和“大海”的比喻。我们党的纯净也是靠每一名党员干部来体现、来维护的。因此,我们务必拧紧干部监管的“发条”,从严治党、从严治吏,让干部不再“失联”,营造干净、忠诚、担当的干部成长环境,塑造“三严三实”好干部。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和监督,推进基金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的精神和国务院工作部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